返回

明末工程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七百九十一章 英国人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月下旬,朱由检顶着烈日,骑行在顺天府的乡间。

    朱由检是来检查均田赋政策的执行效果的。所以他这次依旧没有穿天子龙袍,而是穿着一套御史的官袍,身边也只带着三十个“家丁”。

    当然,为了防止出事,一支五百人的新军骑兵队伍始终吊在朱由检的半里之外。如果天子受到攻击,这支五百人的队伍随时会冲到前面去保护天子。

    此时已经接近冬小麦的播种期,田地中的百姓在忙着犁地翻土,为下个月的秋播做着准备。不过比起天津那些使用农业机械的农民,顺天府的农民就贫穷多了。农夫驱策的黄牛大都是瘦骨嶙峋,甚至还有一些农民农妇两人一组,用人力拖动铁犁松土。

    农田里的灌溉设施也基本没有,百姓们都是用扁担挑水来浇灌旱田,看上去十分的辛苦。

    朱由检一路走一路看,突然朝身边的新任内阁大学士张光航问道:“张光航,本朝禁止民间私宰耕牛,为何百姓还这么缺乏牛力?甚至要用人力犁田?”

    张光航拱手说道:“圣上,这耕牛虽然不准宰杀,牛犊孽生不少,但是要把黄牛养成耕牛,也是需要很多成本的。虽然大多数时候可以给黄牛吃草料,但是在役使耕牛的那几个月是要喂精料的,否则牛会体力不支病死。”

    “顺天府的百姓以前自己都吃不饱,没有财力给耕牛喂养精料。”

    “而且在这顺天府的民间,还有另一种丑恶。就是但凡一家农夫家中花了大价钱买了耕牛,地方上的豪强士绅就会频繁派人来借牛。养牛的人花费钱财养了耕牛,最后往往被士绅豪强占用,所以最后也无人愿意饲养。”

    朱由检听到张光航的话,明白这事情说到底还是社会秩序混乱造成的,养牛者不得牛力,自然渐渐弃养。

    朱由检叹道:“民事艰难!”

    张光航拱手说道:“圣上,这个月天津王支援北直隶的二千名法官已经到位了,北直隶的九府二州都有了第一批法官,法庭可以开庭处理官司了。若是这些法官能多处理几件耕牛的官司,帮底层百姓守住耕牛,那以后愿意养牛的百姓就越来越多了。”

    朱由检点了点头,继续往前方骑行。

    行到一群在田垄上歇息的农民前面,朱由检停下了马。

    那些农民看到来了个大官,慌张地看着朱由检。最后一个老农走了出来,颤颤巍巍地拱手说道:“这位官爷在上?有何交待?”

    朱由检摸了摸马鬃,笑着问道:“乡老,去年的收成如何?”

    和天津的百姓不同,北直隶的百姓十分害怕官绅。听到朱由检问话,老农跪到了地上,先给朱由检磕了一个头。

    朱由检跳下了马,扶起了地上的慌张老农,问道:“乡老,去年收获了多少粮食,田赋要上交多少粮食?”

    按大明惯例,田赋分为夏税和秋税。田赋夏税无过官哪里有这么多高大魁梧的保镖?他们打量着朱由检,终于悟了过来,圣天子不在京城,就在眼前。

    十几个汉子猛地转向了朱由检,跪地磕头。

    “皇上万岁!”

    “皇上仁德,给我们减税,我们这些小农感激不尽!”

    有三个汉子磕了三个头,就激动地撒腿朝村子里跑去。一边跑一边大声吼叫:“皇上来了,皇上来了!给我们减税的皇上来了!”

    朱由检吸了口气,朝张光航骂道:“阁老糊涂,你这一说出朕的身份,朕便体察不了民情了。”

    张光航愣了愣,转头看向了远处的村庄。

    果然,一百丈外,一百多人从村庄里冲了出来。村民村妇们光着脚丫子在田地哩狂奔,一边往这边跑一边喊叫着:“皇上来了!皇上!”

    “给我们减税的皇上来了!”

    朱由检这次在北直隶和山西均平了田赋,个人声望在民间达到了顶峰。百姓们都把天子当成了救苦救难的圣天子。不光是这个村庄的人要冲过来表达自己对天子的崇拜之情,就连远处的隔壁村子也被好事者挑发了,一个个都涌了过来,要给朱由检磕头。

    朱由检摇了摇头,暗道这次微服私访算是结束了。

    他一踩马镫,翻身上了马。

    百姓们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他们跪在田间地头,朝策马经过的朱由检大喊万岁。那声音就像是山呼海啸,响彻在平原的天空上,让听到的人肃然起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