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上路,行了一段路吃点早饭,再上路……
如此循环往复,日复一日。
庭霜以前还想象着赶脚的很浪漫,可以遍赏沿途风土人情,亲身一走才知道其中的辛苦。
也难怪古代人行旅前要选“宜出行”的黄道吉日,实在是那个时候出个远门太不容易。就算没遇上剪径强盗,没遇上白额老虎,也没遇上山洪暴发,只是在平地里走路也很艰难。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冬天还好说,地上了冻,最好走大车,这个时节,是庄稼人的闲季,是运货人的忙季,修皇陵或是大工程,也是趁这个季节,在地上洒上水待结了冰就可以运石料木头了。
可是天寒地冻的行路也不容易,鼻子都冻成红萝卜状,架辕的一会儿功夫就冻得手脚僵冷,得跳下来走一会儿,时不时喝口烧酒暖暖身子。
逢上大风雪天气,刮得人站不住也看不见前头,顶风前进,寒风透过皮袄直往皮肤里钻,象刀子割一样。
更讨厌的是风和日丽的晴天,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可是地上化了冻,再加上头天下过雪,一冻一化全成了稀泥塘,车轮的辐条沾满了泥转不动,得下手把泥抠掉,车子才能走,走一会儿又走不动,再把辐条上的泥抠掉,才能继续走。
庭霜一边抠辐条的泥一边抱怨:“冬季地冻得硬梆梆还好走车,春夏秋三季怎么办呢?”
旁边一个赶脚的说:“那就上骡子呗,全县有近两千多头骡子呢。”
庭霜算了一下,两千头骡子的运输力,差不多等于六十辆五吨卡车,一个县有这样的运输力也不简单了,就是走得太慢,在这个时代,只能靠骡马搞运输,对骡马的需求肯定很大,如果养骡马应该能赚钱。
抠了泥再上路,行不到一会儿,车子陷在泥坑里出不来,好赶脚的自然不会下死力使唤牲口,而是几个人在后面推车,赶骡的喊一声号子,发力的同时抽一下骡子,前后同时发力,大车从泥里出来。
车轮都是坚硬的好木做的,轮面钉着蘑菇钉,可是这样的负荷也承受不住,于是车轴罢工了。
对于经常赶脚的脚夫来说,车子陷泥坑里,车轴断了是家常便饭,处理起来很有经验,麻利的卸车,货物放在骡子上,把大车解救出来。
庭霜把货从车上卸下来,放到骡架上,两边的货要一样重,不得不感慨一声“不容易啊。”
这还不算什么,更不容易的是连路都走不了。
碰上大风雪或是发大水,过不了黄河,骡车队只得停在车马店里。
车马店,顾名思义就是可以停车马的客店,这样的店街门自然是非常宽的,成天敞着,方便车马进出。场院自然是大的,可以停放各样车马。库房自然是有的,可以存放货物,供牲口吃料的马槽更不用说肯定是有的,靠墙一溜马槽,骡马对着墙甩着尾巴吃槽里的黑豆高粱。照例是养几十只J,吃遗漏在马槽下的高梁豆子,个个又肥又大。
这样的店,上房自然是没有的,都是一间房长长两溜大通炕相对,每边可以各睡七八人,挤一下九个十个也凑合了。象胡君宪这样的少爷,也只是住个单间,条件也好不到哪里去。
铺盖当然是不会准备的,都是旅客自带。灶口一烧,炕热起来,年纪大的睡炕头,年轻火力壮的睡炕尾,比如庭霜这样的。
庭霜虽然年轻力壮,可是这样的天气,头一回做赶脚,还是又冻又累身体发僵,进了店也懒得吃饭,只想脱掉一身装备躺一躺,如果能洗个热水澡更好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眼下连毡靴都脱不下来,只好拿个鞋拔子,一只脚踩住一头,另一只脚放进鞋拔子的槽口,槽口夹住靴子后跟,用力一脱,才能把靴子脱下。
打了盆热水洗脸洗脚,身上的僵冷才缓了过来。张五哥受李东升拜托要照顾他,见他没吃饭,端了几个窝头和几截腌萝卜过来。庭霜不好意思地接过,啃了几口,窝头太干噎得直伸脖,就着蒸馍的蒸锅水才咽下去。
张五哥把烟袋锅子装满烟,吧嗒一口,说:“瞧这鬼天,估计这两天都停不了,过不了黄河,咱还得在这窝两天。”
庭霜裹着被子望着窗外发愁,外面飘着大雪花,虽然不是“燕山雪花大如席”,可是也跟鹅毛似的,更要命的是没有要停的架势,还越下越大,这样在路上耽搁着,赶不及回家过年咋办呀?也不知道家里咋样了?真是牵肠挂肚啊。
穿越人士一伤感,又要开剽了。庭霜看着窗外飘着雪花,有感而发:“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剽不下去了,倒不是良心发现觉得开剽不好,也不是毛爷的大作搁到封建帝制社会有杀头的危险,而是觉得不应时不应景更不应人。想毛爷征服天下,指斥江山,故能粪土当年万户侯,蔑秦皇低汉武,与天公比高,何等气魄。
他却为生计奔波,现在缩着脖子裹在被子里发愁不能赶回家过年,斯情斯景再对着漫天雪花打着哆嗦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那不是二百五加二吗?
还是剽小学课本里的“哆罗罗,哆罗罗,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更应景些。
窗户外面传来一个声音:“好诗,怎么不往下接下了?”
庭霜听得是胡君宪的声音,干笑两声:“文思枯竭,接不下去了。”
胡君宪进来,扫了一眼横七竖八躺在炕上的人,眼光落在庭霜身上停了一会儿,又落在张五哥身上,说:“等明天雪停,马上动身赶第一拨渡船。”
庭霜挂念着家人,心里巴不得马上风住雪停,可是第二天一看,天上还是如吹绵扯絮,不见放晴的意思,只感慨自己倒霉。吃了饭缩在屋里透过窗子看外面,居然还有更倒霉的,因为大风雪不能过河,旅客挤在一个站头,店都住满了,遇到这种情况住不上店,真是叫狼狈。
看着外面愁容满面住不上店的人,庭霜顿时觉得这简陋的车马店是无比温暖可爱,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在哪里呀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比你不幸的邻居家里。”
本来可以宽松睡八个人的炕挤了十一个,地上也挤了人,起夜时得踩着人出去,晚上翻身都困难,更别说耳边如雷般的呼噜声吵得难以入睡,还有在床头哗啦啦的流水声奇臭无比。庭霜捂着鼻子塞着耳朵熬到天亮,好不容易雪晴了,马上装车上驮赶紧上路。
庭霜跟着车队来到黄河边,前世里坐汽车匆匆而过,连黄河啥样也没仔细瞧过,这一世从开封扶灵返乡,也没心情细看。这一回,他近距离观赏了一下这个孕育中华文明的母亲河。
麦芒色的滔滔巨浪在眼前翻滚,河岸两侧是望不到边的土山。西坠的落日把黄河水涂上一片橙色,一只上行的船只好老龟一样慢慢移动,拉纤的纤夫手脚并用在石崖小道爬着走,唱着拉纤号。
张五哥闷了一口烟,看着眼前的大河,说:“我经常赶脚,在河上渡了不知几次,这船工号子我最喜欢听了。”
船工们世代都在黄河上生活,在木船上漂泊,对黄河非常熟悉,以船为家。在和黄河风流搏斗中,创作出了极丰富的黄河号子。横渡黄河时唱“抛锚号”和“抡大锚号”,船调头有“带冲号”,上码头有“大跺脚号”,从开锚到停船,每种活计都有相应的号子伴奏,从歌词到曲调都雄劲开阔,带着一股质朴气息。
在险流行船时的号子激烈雄壮,尤其是在最险恶的三门峡一段,号子不用歌词,全是“嗨、嗨嗨……”的衬词,到了缓流段,船工号子也变得缓慢悠扬,透着一股愉快情绪。
庭霜听着张五哥讲黄河号子,想象着险滩行船的场面,无比向往。
他们渡的河段缓于缓流区,船工号子比较悠扬,掌舵的船工扯开嗓子: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几十几只船上几十几根竿哎?几十几个艄公把船来搬? ”
其它船工整齐地应和着:
“我晓得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哎,九十九道湾上九十九只船哎,九十九只船上九十九根竿哎,九十九个艄公把船来搬。”
“好嗓子,一十八省属第一。”乘客们夸奖。
庭霜听得入迷,觉得胸口象燃了把火,燃起一股难以抑制的激情,这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不是从电视或书上看看就能体会得到。所以老话说的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有深临其境;才能真正体味那种感情;好象随着那滔滔的河水一起奔腾倾泄。
过了黄河,后面的路好走多了,天气晴朗,气温很低,地上冻得梆硬,行起路来虽然颠簸,却相对容易些。碰上站头短的日子早下店,就可以看看市镇的风土人情了。
比如过许昌,车队下店比较早,太阳还没下山,庭霜抽空去看了当地的关帝庙,创建于元代延佑年间,到了明代,这里成为华丽壮观的宫殿群。最高的建筑春秋楼非常壮观,旁边竖着两块石碑,一块是明景泰年间立的关王辞曹图,上刻书文,下刻图像。另一通石碑是唐代吴道子画的《关羽勒马挺风图》,是明代翻刻,都极其生动。
等把这些文物古迹看完,再上街喝碗又香又辣热乎乎的胡辣汤,再吃两块烙馍,庭霜摸着肚子惬意地回到大车店休息。
这样才算是旅行嘛。庭霜很容易为自己找到快乐,躺在炕上听着脚夫们天南地北的胡侃,也学着吧嗒一口旱烟,呛得直咳嗽,也怪有意思。
接下来的旅程也很顺利,没有风雪泥泞或是大车断轴之类的讨厌事,可以看看沿途景致和风土人情,如果时间不紧还可以游览一下路上的风景名胜。现代交通发达瞬息千里固然方便舒服,但是古时旅途中得到的趣味也是很难得。
庭霜边走边看,正走着忽然前面所有架辕的脚夫下了车,领头的胡君宪也下了骡子。
“出什么事了?”庭霜问道,平白无故的怎么都下车下骡了,还没到站头。
“前面是小商桥。”张五哥给他解释。
“小商桥?”庭霜摸不着头脑。
张五哥告诉他,小商桥是南宋岳飞部将杨再兴杀敌牺牲的地方,后人缅怀,修墓建祠,凡路过小商桥的旅人都下车下马,表示尊崇敬意,没有什么“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标识牌,完全是人们自发地对英雄表示尊敬。
庭霜被感动了,对张五哥说:“咱们去瞧瞧吧。”
前面的胡君宪听见,冷哼一声:“都什么辰光了还想着逛,耽误行程赶不及回家祭灶。”
庭霜躲在张五哥身后朝他一撇嘴,小声嘟囔:“又不是去玩。”
又行了几天路程,终于顺利到达信阳,车队又是一番忙乱,在库房卸了货,胡君宪去相熟的店家进货,趁这机会,庭霜上街看景找小吃。
信阳的传统小吃有勺子馍,以米粉为主,搀二成面粉打成稀糊,加入剁碎的葱姜辣椒黄豆芽和红白萝卜丝搅匀,倒入特别的浅底圆形铁勺里,放入滚油锅中,一会儿,馍自动脱离,周边厚中间薄象个勺子,趁热吃,又脆又香咸中带辣,奇怪的是馍正中有个小孔。
据说这勺子馍是汉代传下来的,刘秀被追杀,逃到这个地方,饿得不行,来到一饭馆门口,用剑串了一串勺子馍也没付钱就窜了。边逃边吃,越吃越觉得可口,当了皇帝后他特意赐钱酬谢。有皇帝做广告,从此勺子馍就名扬千里。为了纪念,做馍时故意在中间做个剑穿的小D。
庭霜听着做馍的师傅讲故事,觉得有趣,这些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很可爱,配着相应的美食更有意趣。吃饱喝足,拿筷子串了一串回客店给张五哥吃。
胡少爷购好新货,大家装好车往回赶,回去的心情大不一样,人人都盼着领了脚钱就回家和家人过年,都鼓足了劲加紧赶路。站头又长,往往到了掌灯时分才能进店住宿,第二天天不亮就起身赶路,庭霜自然顾不上看风景古迹什么的。
正行进间,忽然前面冒出一队人马,好几十人,都穿着普通乡民的衣服,却个个蒙着面,手里拿着大刀和长枪,装备虽然不是很专业,但是也能让人知道他们的目标——打劫。
庭霜严格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火速缩到骡子后面。
作者有话要说:自己拍,今天没来得及让主角回家过年,明天俺不休息了,接着更,所以俺是好人
新的一年为读者亲们准备了好多礼物,祝大家新年愉快多多发财永远海皮
漂亮首饰、
帅哥一枚
健康美食
好多钱钱
海边别墅
可爱宠物
好多礼物任选任逃哦……
53
53、盗匪窝里 。。。
为首的大汉并没有如他先前想的那样先发表一通标准台词“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之类开工前的宣言。也没有来个言简意赅历史背景悠远久的台词“打劫!”
只说了一句:“把货放下。”
胡君宪吓得变了脸色,掌班的张五哥经验很丰富,走到跟前和领头的交涉,拿出一个银包递过去:“一点小意思,给兄弟们添冬衣。”
为首的大汉却一挥刀子,说:“货留下,人也留下。”
顿时骡车队一片惊慌,一般打劫的都只劫货不劫人,这些脚夫都是家境贫困才当赶脚的,劫了去家里也没钱掏赎金,能掏得起钱的就是……
难道这些强人的目标除了货物,还有这位富家少爷胡君宪,如果把他绑票,至少能捞个几千两银子啥的,这些赶脚的身上,是没有油水的。
胡少爷身边也带着跟班的,如果不表现一下英勇护主的精神,只怕没法跟主家交待,直接面临炒鱿鱼了,所以两个跟班的挥舞几下手里家伙,做勇敢无畏状冲向劫匪。
为首的大汉手一挥,两个跟班顺势摔出一丈远,哼哼唧唧表示自己为护主负了严重工伤。
“都不许动,举起手来。”为首大汉亮亮手里的钢刀面对手无寸的赶脚的。
庭霜面对明晃晃的刀子,表现了穿越人士聪明睿智和英通无畏的风格,很顺从地按对方要求,蹲下举起手来。
为首的汉子看到他手里的鞭子,道:“鞭子很漂亮。”
庭霜赶紧有眼色地奉上身上唯一值点钱的东西:“大侠请收下。”
为首的皱了皱眉头,拿了鞭子一挥手:“把人都带走。”
脚夫都恐慌起来,其中一个哭道:“俺没钱,俺家老婆孩子还等俺回去过年呐。”
听到脚夫们哭着哀求,为首的大汉晃着刀子喝道:“少罗嗦,跟着走就是,脚钱按规矩给你。”
脚夫们才放了心,按规矩,只要赶脚的不反抗,劫道的就不会杀他们,会押着他们运货,货运到后还会给一半脚钱,这是干劫匪这一行不成文的行规。
所有架辕的拉梢的当伙计的都战兢兢赶着骡车和骡子被劫匪押着又上了路,胡公子是被重点监视的对象。
脚夫们赶着骡队进入一座深山,七拐八拐的到了一个地方,在指定地点卸了货,被赶到一间空仓房蹲着,吓得直哆嗦。
“五哥,他们会不会杀我们呀?我们到过他的老巢。”一个脚夫发着抖说。很快,这话让所有人都打起了摆子。
张五哥闷了口烟,也拿不准主意,虽然不杀赶脚的是劫匪行规,但是也有不守规矩,丧心病狂的匪徒。
这时空房的门开了,为首的大汉又进来,用手指着:“你……窗户根前的那个,跟我来。”
脚夫们面面相觑,庭霜左看右看,看了看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不确定地指着自个儿鼻子:“我?”
“说的是你,跟我来。”
“就我一个?”庭霜再确认一下。
“就是你,快点。”为首大汉不耐烦。
这么说来,不是给他们结算脚钱了。
庭霜吓得一哆嗦,劫匪的目的无非三种,劫财,咱没有钱,只有条漂亮鞭子,已经给对方了。劫色,嗯,虽然我玉树临风,可我是男的,你肯定是性向正常的大好青年是吧?
第三种可能就是寻仇,可是咱是老实本分农夫一枚,成天种地偶尔外出务工,没得罪过人啊。难道是孟老爹惹的仇人?还是应该分期付款的牛羊鸭钱没按时付?
庭霜哆嗦得更厉害,缩呀缩企图缩成一团让人看不见。瞧那大汉声如洪钟,一定力气很大。步伐矫健,一定功力深厚,身材魁梧可比健美先生,更要命的是他手里那钢刀明亮犀利、质量上乘,绝非假冒伪劣商品,砍起人头来一定不会失手的哎。
哦哦,上帝真主如来佛,齐天大圣外加毛爷,不论你们哪个有空,快来救救咱这落入匪窟的可怜羔羊吧。
那大汉看他不动,不耐烦地伸手拉他。
忽然,一只手伸过捉住大汉伸过来的手。
“我也一起去。”遇匪时一直跟在庭霜后面的脚夫说。
庭霜感动的要泪流满面,无比深情地瞧了这位见义勇为的勇士一眼,这个脚夫年轻帅气,遗憾的是眼睛下面有一道刀疤,破坏了帅哥的整体美。记得在渡黄河时这个脚夫就把他护在里面怕他掉下去,现在面对劫匪时又挡在他在身前,勇敢地保护他,真是好人啊。不管是评选全省十佳青年还是全国健美先生咱一定投你一票。
那为首的大汉一挣,居然没有把那帅哥脚夫摔一边去,黑眸眯了起来,冷冷的说:“不想死的让开。”
很快,门外进来几个彪形大汉,手里也晃着闪寒光的刀子。
张五哥赶紧过来:“大侠有话好说,我这位兄弟是老实人,别吓坏他。”
那为首大汉手里钢刀一挥,削落张五哥一缕头发,登时,其他脚夫吓得浑身打摆子,只有疤脸帅哥还是挺在劫匪和庭霜之间,身形不动如山,眼神坚定明澈。
“你要带他走,先打赢我这双拳头。”疤脸脚夫直视劫匪毫不畏惧。
庭霜最是贪生怕死,虽然用他的话来说是识实务,但是说白了还是怕死。不过他虽怕死也不愿旁人为了护他而送命,赶紧站起身来,对张五哥和疤脸帅哥说:“这位大侠雄姿英武,一定不是滥杀无辜之辈……”
先给劫匪送上高帽,表示大侠不会乱杀人的,乱杀人的就不是大侠,你要是大侠就不应该杀我,就不当起“雄姿英武”的评语了哎。
“他肯定是闲着没事,看我面相善良无害,所以想找我聊天,说不定还会给我酒R。”说着,对大汉谄笑,看我如此善良,酒R款待就不必了,当然有R更好。聊两句就放了我好吧?
为首的魁梧大汉听了眼角直抽抽,说:“没错,就是我家老大想找个长得好的人聊聊,你小子想打架,等会儿我再和你打。确山老大说话砸个坑,不会不算话。”
说着把庭霜拽出屋来。
张五哥急得直跳脚,疤脸脚夫劝他:“五哥不用急,确山这批盗匪在江湖上也算有点名头,有义匪之名,的确是不伤无辜的。”
庭霜抖着腿跟在魁梧大汉的后面,左拐右拐,来到一座木屋跟前,木头没刨没修,L着树皮木茬子,很有原始风味,进了木屋,里面是个很大的山D,点着两排明晃晃的牛油蜡烛,上面一个虎皮大椅,下面一长排木桌,上面摆着酒R,桌侧两溜木凳上坐着好些个彪形大汉。庭霜吓了一跳,真的有酒R哎,肯定不是请他吃的,如果请他吃那肯定是送他上路的断头饭。
“哎,大侠,俺家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五岁娃娃……”庭霜哆嗦着说出标准求饶台词。
“哈哈……”传来一个爽朗的笑声,“才几月没见,大兄弟的娃儿就长这么大了。”
帘子一掀,从另一个D口走出一个汉子,一双黑眸泛着精光,古铜面色搁现在可以参加健美大赛了,更重要的是这人眼熟,哦,是那个姓耿的。
庭霜松了口气:“是耿大哥,咦?你怎么在这儿?”
“我就是确山帮的老大耿相华。”姓耿的报了姓名,又向其他人引见,“这位兄弟,就是我跟你们常提过的,在散花村救过我,虽然不是江湖中人,为人却是最仗义。”
立马,厅内一帮大汉纷纷拱手为礼,赞了一堆孟兄弟义薄云天之类等等。
庭霜脑门冒汗,他哪里是义薄云天,只是看在李东升夫妇面上帮人一把,倒是这姓耿的受恩不忘,是真义气。
耿相华让庭霜在右手落坐,又打趣他:“大兄弟家风水真好,才几个月功夫,娃儿都五岁了,长得真快。”
庭霜老脸一红,耿相华也不继续逗他,给他引见二当家的,就是那个下山劫道的魁梧大汉,姓楚,名越。
庭霜赶紧见礼,顺便夸他武艺高强,虽然只见他使了一招,夸他武艺高总是没错的。
不料那楚越却摇头说:“护着你的那位年轻小哥,才是武艺高呢,我们这里只怕只有大哥能赢得了他。”
“哦……”庭霜纳闷,那疤脸脚夫这么厉害,怎么委屈当个赶脚的呢?
没来得及细思,耿相华已经端起酒碗敬酒,庭霜以为是以前喝过的那种米酒,端起来也学着电视里看到的大侠气势一咕咚下去,顿时呛得脸红脖粗,原来这是烧刀子,不是先前喝的甜滋滋的米酒。
那些大汉看他不会喝酒还如此豪爽,非常佩服,对他更有好感。
“山野里也没啥好东西,大家放开肚子,管够造。”耿相华先拿起筷子指着盘碗让让,“来,叨叨叨。”
庭霜知道这酒R是给自己准备的,也不客气,抱着红烧大肘子啃起来。
耿相华感慨说:“我姓耿的行走江湖多年,那么狼狈地受伤躲藏倒是头一回,也幸好遇上孟兄弟这么讲义气的人,真是福气。”
“耿大哥这么说,我就不好意思了。”庭霜把R咽下去,“给你缝完伤口我一直担心会留个难看的疤。”
“留就留呗,那个地方留疤也没人看见。”耿相华很豪爽。
楚越接了一句:“能看见的人就是大嫂了,不过,只要大哥那玩意儿生猛,腿上留疤不当紧,大嫂不会介意的。”
在座的汉子们大笑起来,庭霜差点被R噎着,这些人还真是……哦……很豪爽。
耿相华被打趣也一起笑,笑完又问:“金燕子现在咋样了?”
“啊?谁呀?”庭霜疑惑抬头看他。
“就是李东升的媳妇啊,我和她也是在江湖上认识,看她有了归宿,心里也高兴,不知道她在婆家咋样?”
庭霜才知道李大哥媳妇叫金燕子,答道:“李家大嫂过得不错,虽然婆家刚开始反对亲事,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看在孙子面上,也不会对她不好。那家都是老实庄户,不会亏待她。”
“那我就放心了。”耿相华更高兴,“一个女人整天跑江湖终不是事儿,嫁个好人家才是最重要的,不求多富贵,肯踏实过日子最好。”
“就是。”庭霜啃着肘子深有同感点头。
“大兄弟怎么在这样的天气还出来赶脚?”耿相华又问。
“心烦,窝在家里老发脾气,不想在家,想出去挣钱。”庭霜讲了家里出的事,从富裕到贫困,两月内父母双亡,鼓起勇气好好生活,开荒种地到丰收,正在前景大好时忽然又背了笔巨债,他心里烦,不想在家人面前露出来,索性出来干个零工。
耿相华等人都表示佩服:“大兄弟真是条好汉。”
“啊……我是?”庭霜又差点噎了一下,他也成好汉了?没有半分武功,也没啥智慧,会的技能只是种地做菜,业余爱好就是数钱,身板如同豆芽菜,天底下有这样的好汉吗?
“对。”耿相华肯定地点头:“什么是男子汉?困难压不倒的就是男子汉。”
庭霜听了,立马挺起胸来,对自己豆芽型身板也不再介怀了,就算是豆芽,咱也是品种优良有益健康的壮实豆芽是不?
吃完酒R,庭霜打着饱嗝跟着耿相华到一处紧闭的D口,门口站着两个持刀大汉守卫,耿相华取出钥匙打开厚重的木门,带他进去,只见里面堆着好些箱笼。有的箱子敞开着,露出里面的绸缎还有金银器之类。
耿相华打开那些箱子说:“我耿相华不是知恩不报的人,大兄弟救过我,该给你个东西做纪念,你喜欢什么东西尽管拿。”
作者有话要说:大过年让主角在外打工又遇盗匪是俺不好;8过;也是为了后面重要情节的铺垫。
明天;一定让主角回到家里过个快活年。。。握拳。。。
隆重祝大家新年愉快多多发财哈哈。。。
话说昨晚的春晚雷死人了。不想看晚会的还是看文吧。。
54
54、一把火枪 。。。
庭霜看着一箱箱的金银绸缎花了眼,还记着施恩不忘报的古训,说:“一点举手之劳,金银啥的就不用了。”
“大兄弟是读书人,不想和我们这些当劫匪的有啥纠葛。”耿相华说,“不过,我们确山帮平时做骡马生意,偶尔劫道,只劫贪官富商,从未伤过人命。”
庭霜赶紧摆手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从来没有瞧不起你们的意思,那些水浒英雄我最佩服了。我只是觉得大家朋友一场,受礼不好。”
“你收留过我,不要报答,就是瞧我耿某不起了。”耿相华一副生气的样子。
庭霜赶紧赔礼:“是我的不是,耿兄厚意难却,我就挑一件。”
庭霜扫了几眼地上的箱子,想挑一样不占地方好携带的,结果发现一样特别的东西,长长的铁管,咦,好象是火枪哎。庭霜激动地过去拿起来看,真的是火枪,搁现代是古董级的,搁古代也是稀罕物,掂在手里沉掂掂的,手柄是上好硬木雕成鹰头状,流畅的线条非常美观,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东西很有观赏价值,从实用角度来看,更有使用价值,应该是真家伙,“砰”一声放出去,打不死野猪也能吓唬人。如果以后谁欺负我,哈哈……
耿相华看他拿着枪左看右看,两眼放光,唇角还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又从箱角拿了了一袋东西给他,说:“大兄弟喜欢洋玩意儿?我去年劫了一个罗刹国富商,里面有好些洋货,你要是喜欢就拿去,这里是火药。”
庭霜接过袋子一掂,哦,足有三四斤的弹药。也不客气去翻那洋货箱子,里面有好些衬衫手帕,还有一本圣经,都没多大用,还有指甲刀一个,望远镜一支,金壳怀表一只,香水一瓶,还有两瓶红酒,一小袋漂亮的金币,上面不知道是哪个国王的头像,很精致,灿烂得象一个个小太阳。这几样虽然用处不大,但是他喜欢,所以都收在口袋里。
耿相华还想留他多待两天,但是庭霜惦记家里,害怕赶不及回家过年,急着离开。耿相华只好和他告别:“大兄弟急着回家,我就不留你了,你昨天说想试着养骡马卖,找时候我帮你看几匹配种的好马,路过你们村的时候给你,明天你就回吧。”
庭霜连连称谢,耿相华说话算话,次日一早就放骡车队下山了,货物也还给他们,胡少爷也放了。楚越去放人的时候如此说:“我们老大和那位孟兄弟聊的很投机,孟兄弟晓以大义,我们帮主被感动,所以放了你们,货也还给你们。”
庭霜很不好意思,也很感动,耿相华如此说是为了和他撇清关系,不至于连累他被人怀疑和匪帮有什么瓜葛,还替他买了人情。
其它赶脚的不知情,真以为是庭霜舌战群匪晓以大义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终于使匪徒改邪归正良心发现走上遵纪守法的好路子,对庭霜的佩服成几何级数增长,这家伙有胆量有学识,还有义气,好样的。
庭霜平白当了一次英雄,自觉不敢当,天天闷头干活,其他人见他如此谦虚更是感叹,这年头有胆识的年轻人还算有些,但是同时这么谦虚的却是极少见了。
动身那天一大早,庭霜起身穿衣,发现羊皮袄变得沉甸甸,衣袋被结实的白线缝住,装了两块沉沉的东西,知道是耿相华装给他的银两,庭霜也没吭声,耿相华也没有再露面,一行人收拾了货物就动身下山。
那疤脸帅哥跟在最后,庭霜和他套近乎,问尊姓大名。他只说他姓何,叫晨光,家世来历什么的不多说。
“晨光,真是好名字。”庭霜尊重他人隐私,没有再问下去,只好夸赞他的名字很酷。
因为在确山耽搁了两天,再加上渡河时耽搁的几天,行程已经比较紧了,一行人加紧时间赶路,能往前赶一站的就尽量往前赶,天天都是在掌灯入夜时分才住店,大家急着回家也不觉得辛苦。
又到了小商桥,庭霜对护国英雄无比敬仰,对张五哥说:“五哥,给我说说杨再兴的事,我喜欢听。”
以前庭霜看过小人书,对杨再兴被乱箭S死的画面记忆深刻,现在路过他牺牲的地方,很想听听他的事迹。
张五哥也愿意给人讲英雄事迹。
南宋时,岳飞败金兵于偃城,金兀术合兵*之,杨再兴率三百余骑在小商桥杀敌两千余人,壮烈牺牲。敌人将他的遗体焚烧,得箭镞三升,连敌人都对他无比敬佩。岳飞赶来围歼敌失,将杨再兴葬在这个地方。后人修墓建祠。
庭霜听了非常向往,不崇拜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其它人也无比崇敬。
一直没说话的胡君宪突然开口:“你不是想去看看吗?想看就看吧。”
“啊?不是急着赶路吗?”庭霜惊讶他的态度改变。
“这几天赶路挺辛苦的,就早点下店吧。”
少东家发了话,大家都很高兴,有兴趣的人也跟着张五哥庭霜他们去了商桥村,其它人赶着车队找客店住。
杨再兴墓冢坐北朝南,落在忠烈祠后面,周围翠柏茂密,墓前石碑有字:“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相传是岳飞用枪头刻的。还有数面石碑记述杨再兴的生平事迹和诗记。
所有来墓园的人都买了柱香恭敬地C上。
胡君宪指着一面石碑说:“这是本朝儒学大家沈在思大人手书的记念诗。”
庭霜听到沈在思的名字心中一动,庭芝顶崇拜他,说他学问文章一流,真想做他的弟子聆听教诲。庭霜知道他家的境况不大可能让庭芝做当朝大学问家的弟子,不过,把他的手迹拓下来给庭芝也很不错。
“你们等等我,我找张纸把这碑文拓下来。”庭霜急着找纸。
胡君宪脾气变得好了,说:“不用急,你会拓文吗?我帮你。”
庭霜看他对自己这么和气,有些意外。看陵园的人帮着找来了纸,胡君宪帮他拓文,弄好以后,庭霜念了一遍:“商桥河畔有忠泉,血战捐躯今古怜。断镞三升酬主帅,孤坟三尺在荒烟。”
“好诗呀好诗,字也好。”对于庭霜来说,只要能押韵就是好诗,看上去很有力的字就是好字。
看完墓园,大家回到临颖县客店住下,这时天还没黑,店家烧好了晚饭,一群人在大堂呼噜噜吃馍吃大锅菜。
胡君宪却对庭霜说:“我们去街边小馆子喝两杯吧。”
庭霜不明所以,便跟着去了。
店家切了一盘卤牛R和咸J蛋端上,还端了一碟花生米和豆腐干。
“小县城没什么东西,孟兄随便用点。”胡君宪给他倒了一杯温酒。
庭霜倒是不挑吃食,只是觉得奇怪,问:“没想到这里有牛R卖,不是不让宰牛吗?”
胡君宪笑了:“你不知道疱丁解牛这个成语吗?疱丁宰了千头牛才练出了本事,不让宰牛他怎么能宰千头牛?那些摔死老死抵角而死的牛,还有祭祀用的,当然拿来吃了。还有那些不吃猪R的回回,也要吃牛R。”
胡君宪略解释一下,耕牛是农户的耕地工具,属私人财产,外人偷宰了当然要判罪,现在国家安定富裕,不少人养牛马骡驴,耕地用不了这么多。养来供吃R的牛可以宰来吃了,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这些是全国最好的牛种,黄牛要比水牛好。
庭霜点头,啧,看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啊。
胡君宪端起酒杯:“来,我敬孟兄一杯。”
庭霜纳闷地端起酒杯。
胡君宪又说:“以前我和令弟有些不愉快,所以连带着挺讨厌你的。不料孟兄度量宽宏不计前嫌,这次说服匪徒,保住了我家的货物还有在下的性命,真是难得的义气。”
庭霜汗颜,他虽对家人护短,却也不是不明是非,那件事本来就是庭辉坑骗在先,是他不对。胡君宪教训他一顿,也没下狠手,换上薛蟠那样的恶霸,只怕一顿拳脚就打死他了,他家也没处告去。可见胡君宪也不是凶残之人,只是太好面子。看他在这么冷的天跟着骡队运货,可见也不是只知享受不知做事的废物。
多个朋友胜过多个敌人,对方主动表示和解的意思,庭霜自然不会揪着旧仇不放,赶紧谦虚几句:“那件事也是我家老二犯错在先,我也狠狠说了他一顿。那事已经过去,不必再提了。”
两人很友好的一起喝了两酒吃了饭,算是和好了。庭霜还向他请教了一些做生意的经验,看起来胡君宪很精明,有大少爷脾气却不是那种败家的纨绔,只要让他面子过得去,什么都好说。
一行人抓紧时间赶路,到了黄河渡口,为了等船又耽搁两天,一群人发急也没办法。
庭霜又裹着被子缩在炕上看着窗外飘雪花,连剽窃诗词的兴致都没有了,满心里想着家人,害怕赶不及回家过年,害怕家里又出什么,怕家人牵挂担心。不由得记起前世里在电视上看到的,每到这个时候,春运就非常紧张,整个候车大厅挤的都是回家过年的人,甚至连广场上都挤满了人,不顾天寒地冻,也要买车票回家。甚至还有不少人骑着摩托车,每天赶十几个小时的路也要回家。这样的天气骑摩托简直太可怕了,可是那些人还是忍着严寒疲累奔波在回家的路上。
以前他想不通,觉得这些人真傻冒,何苦这么辛苦地千里奔波,自己受罪还给国家运输线增加负担,在当地过年不好吗?有吃有喝不受累还能省一笔路费。
现在自己也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忽然体会到了那些人的心情,当你心里有了某种深深的牵挂时,哪怕前面火灾发大水也挡不住回家的脚步。现在再想起那些在外打工的拥挤在候车大厅和广场的场面,心里只有感动和尊敬。这些人创造了国家的财富,他们的要求很微薄,只是和家人团聚过个年。
等待渡船的时光虽然不长,但是对于急着回家的人来说非常难熬,等过了黄河,行程就顺利许多,计算日子,可以赶在祭灶前回家,大家非常开心,赶起路来也不嫌累,每天都入夜才下店,天不亮就动身,身体虽然累,精神头却十足,走在路上有的人不时说些荤段子逗得大伙哈哈笑。
终于回到长平县,骡队把回运的货物,茶叶丝绸什么的卸下来装进仓房,主家请大伙在馆子吃了顿有酒有R的好吃食,然后结算了脚钱,每人十两银子,掌班的十五两,因为庭霜保住了他家的货物,胡君宪还特别给他额外加了十两脚钱做酬谢。
脚夫们都开心地拿了钱回家过年。庭霜也很开心,挣了这一笔钱,今年可以过个好年了。没人时他悄悄拆开羊皮袄口袋看过,原来耿相华给他的不是银子,是两锭金子,约摸二斤重,按现在市价能值二百多两银子,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