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妇山泉有点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 8 部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现在杨伟就站在岸上,看着脚下的几条大青鱼发呆,倒不是他从来没见过青鱼,而是这几个家伙似乎都有点大的超乎他的现象。最小的都有十来斤,最大的那个就真的是大了,怕不有二十斤,放在地上比个人恨不得都来的长一些。

    “两条大的伟伟拿过去,一口池子里放一条,有菩萨保佑的。”虽说破四旧都好多年了,杨宝山在这些方面还是有些迷信,“放下水的时候记得一定要放鞭烧香求菩萨保佑今年有个好收成。你们看,这两条脑壳上面都开始长角了,要成精呢!”

    几个人听得这话都凑过去看,倒还真的是长角了。在嘴唇上方有个尖尖的小突起,看起来就和长了一个角没什么两样。

    “青鱼长角见得稀。这还真的是要成精了,你们两弟兄赶紧把它放到鱼池里头去,这边不要你们帮忙了。”杨伟的那个叔叔也是养了几十年的鱼,对于这种东西和大家一样,在心里也是存着一种莫名的敬畏,让两兄弟找了麻袋过来将鱼装进去赶紧带走,“一定要敬神晓得吧?这青鱼成精就是青龙呢!”

    尽管对于什么成精什么化龙之类的这些东西杨伟是绝对不肯相信的,不过见得大伙都这么说,为了图个好兆头,他还是在放养之前和老大一起背着袋子进小屋里拿鞭炮和黄表。

    一进门,就见几个男学生在堂屋里打扑克,脸上都是贴满了小纸条。赵静拿着本不知道是什么书正看得起劲,见他进来赶紧做贼一般把书藏到后面去了。

    “老板,你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给我们开小灶来了吧?”胡磊眼睛尖,一眼就看到袋子里装着个活蹦乱跳的东西,扯掉脸上的纸条跳了过来打开一看,当时就大叫了起来:“哇!好大一条鱼啊!”

    几个人赶紧丢了手中的牌凑上前来看稀奇,赵静也是按耐不住内心的好奇,跟着跑了过来拿手提了一把,脸兴奋得通红:“真的好大!杨伟,你这个是从哪里搞来的,还有没有?”却是这次过来之后和杨伟说的第一句话。

    “看看,你们几时见过这么大的淡水鱼,头上都长角了,要化龙呢!”见几个学生都是一脸的好奇,杨伟索性就把鱼倒了出来笑道:“等一下全部跟我到鱼塘那边去敬神。”

    “迷信!”赵静撇撇嘴,一脸的不屑:“什么长角,不就是一个骨质增生吗?还敬神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等到杨伟重新将鱼装到袋子里,拿上鞭炮黄表走出门去,这小丫头还是忍不住就打了把伞跟在大家后面一起去看热闹了。

    烧过香,点燃黄表,将两条鱼分别放入两口池塘,再一边点上一挂浏阳鞭炮。震耳欲聋的噼啪声中,杨华杨伟两兄弟在一众学生看猴戏的嘻哈表情中对着池塘三鞠躬,完成了敬神仪式。

    第四十章上街放风

    一场雨下了好几天,整个农场里面全给泡了个透,就连往杨宝山家去吃饭的路上也起了泥泞,一脚踩下去,稍不留神就漫了脚腕,整得几个学生叫苦不迭,只好成天就呆在杨伟的那栋小楼里吃了睡睡了吃,猪一般的生活。一天到晚吃了饭就没半点鸟事做,和洗过之后挂在阳台上晾着的衣服差不多,都快生霉了。

    “我要做事,我不要这样的生活!”这一日刚吃过午饭,“宿舍楼”里面就造起反来。没办法,年轻人天性活泼好动,像这样一群人整天被关在屋子里那和坐牢有什么区别?这里没网线,没电脑,几幅扑克都被抓的起了毛边,就连唯一的一台电视也被这些男生自己发扬风格照顾女同胞搬到楼上去了,生活无趣啊!说不得这些极度精力过剩的家伙就忍不住要弄点事出来了。

    “呵呵,想出去玩啊?跟我走!”杨伟笑着,打起雨伞带头便走了出去。

    这些学生顿时就欢叫了起来,纷纷换上套鞋找出雨伞跟在P股后头便走,闷了这么些天,现在能够出去放放风他们自然就是高兴无比,就连脚底下一踩就漫了脚面的泥巴浆汁也仿佛变得可爱了起来。

    一路泥泞,来到镇上时大家的裤腿上面全是星星点点的泥浆,不过这些好容易才放得一回风的学生哪管得上这么多?兴高采烈地到街上逛了一圈,然后就全都郁闷了。外面下着雨,街面上除了他们几个哪还有别的什么人?摆摊的买东西的全都看不见了。没办法,杨伟只好带着他们找了家游戏室,买了几十个铜板发了下去,自己抓了两个,坐到一边玩“拳皇”。

    “老大,我们来一局?”刘柳军凑了过来,看杨伟玩了两把,忍不住心里的那点小Y暗,下了战帖,“放心,不会把你虐杀至渣的。~~~~”

    刘柳军的技术的确很好,第一把就将杨伟给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正要取笑杨老板两声,以发泄这几日内心的憋屈,猛地就听见后面闹作一团,却是胡磊他们几个和别人开始推搡起来了。

    “怎么回事?”杨伟挤进人群,就看见胡磊脸上被人打出了五根红印,半边脸都肿了起来,几个学生则拿着游戏室里的那种长板凳和对方对峙,均是一脸的气愤,大有一言不和就大打出手的意图。对方是几个十七八岁的小年青,手里也C着家伙,不过却是钢管砍刀之类的东西。

    原来,刚才赵静和胡磊两个坐在一块玩那个叫什么“特工”的游戏,女孩子嘛从来没进过这种地方,心里还是有些莫名的兴奋,加上第一次玩这种街机游戏又是很有些投入,忍不住就大呼小叫的。却不料这些小年青听得叫声回头见这女孩子很是面生,不像是平常到街上混的那种,口音也不是本地人,禁不住就口花花起来调笑几句。胡磊上前理论,然后就被人狠狠地甩了一记耳光。

    “晓得我老大是哪个吗?说出来吓死你!”带头的是个满头绿毛的小子,张牙舞爪的叫嚣,活脱脱就是一大号的鹦鹉。见杨伟是本地口音,一时摸不准到底是什么路数,加上后面又有七八个C着外地口音的年轻人脸色不善地看着自己,绿毛鹦鹉立即就使出了另外一个绝招,“老子告诉你们,识相的就赶紧滚!免得等一下我老大来了到时候不好收场。”

    杨伟却不管这个,还没等这鹦鹉把话说完,猛地上前一步抓住头发就是两耳光扇了过去,大怒之下,却是连牙帮子都给打得松动了,骂道:“***找死!”

    见他来势汹汹,鹦鹉的几个狐朋狗友顿时噤如寒蝉,一动也不敢动了。这些小年青平时也就只会欺负一下初中里的学生,借几个钱什么的,有钱了凑一块看看录像打打游戏机,没钱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连小混混都算不上,哪有什么道义义气之类的“高贵品质”?尽管他们平时也自认为自己是“混道上”的并引以为豪,《古惑仔》看了一遍又一遍,对上面说的那些道上人物的经历也很是羡慕甚至于模仿意Y,好似自己就是浩南山J一般的人物。可是真正看到鹦鹉被人两巴掌打得吐血,又恨不得自己便是学校里那些乖宝宝,从来都未曾来过这里。

    这绿毛鹦鹉吃了两记嘴巴,本来想着输人不输阵,还准备说上两句诸如“你有种再打一下看看”之类的场面话,可脸上确实疼得厉害,用手在嘴上擦了一把,却是满手的血,当下就忍不住吓得哭了起来,眼泪鼻涕全下来了。

    看他这般可怜样,杨伟又好气又好笑,也没了将这些家伙挨个收拾一遍给这些学生出气的想法。拉着胡磊转身就走,几个学生也跟在后头出了游戏室。

    “这些家伙看着挺坏的,却都是些吓唬人的花架子。”赵静今天受了气,本来按她以前的性子那是决计不肯就这么算了的,可刚才看见那几个小P孩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心里也是有些不忍起来。

    “呵呵,说白了这些都是个人英雄主义在作祟。这么大的年轻人正处在生理与心理的转型期,内心深处都有着很深的英雄情结,加上他们现在又是在叛逆心理最严重的阶段,受到一些电影电视的影响,总要在人前显示出自己高大强的一面,可惜却没有好的引导。”杨伟曾经也有过非常叛逆的时候,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忍不住地摇头,笑道:“当年我也和他们差不多样子,整天就只知道在街上胡混,总以为老子天下第一。好在后来被我老爸在街上寻到暴打一顿,手里提着个G子*着去读高中,才没有继续这样浑浑噩噩地过日子。”

    “啊?你那时候也会调戏女孩子的吗?”赵静听得杨伟讲起以前的事,忍不住便问了一声。话一出口便觉得不妥,顿时一张脸就红了,好在有雨伞挡着,不怕有人看到。

    自从前两天看到那条大青鱼忍不住心中好奇和杨伟说过话之后,赵静这几天便好像是变了一个人,最起码在杨伟看来是变得大方开朗了许多。

    “就是嘴里胡说八道而已,真正要想对人家女孩子怎么样,那倒是从来就没考虑过的。”杨伟想起以前的那些事,也觉得很是好笑。

    “嗯!我们现在知道了,杨老板的内心其实真的很纯洁!”郭智礼正好走在杨伟边上,将这些话给听了个仔细,不由得就大笑了起来,“哈哈,杨老板当年所认为的谈恋爱肯定就是一男一女顺着河边傻走,男的大着声音唱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女的就大声地回一声砍柴的哥哥!”

    这家伙学起女生来,倒也惟妙惟肖,引得众人纷纷哄笑了起来,先前的那些沉闷倒也驱散了许多。不过不管怎么说,大家现在也没了继续在街上闲逛的心思。特别是胡磊,顶着一记红艳艳的五百,一个年轻小伙哪敢还在外面抛头露面让人指指点点?说不得就只好打道回府了。

    煮了个J蛋拿丝袜裹着在狐狸的脸上滚过几遍,杨伟就飞也似的跑到肖家潭子去了。没办法,从街上回家走到半路的时候雨停了,天边似乎还花了点太阳出来。按照肖四给他说的,只要雨停了就可以给螃蟹喂食,所以他要过去弄点猫鱼回来。

    第四十一章家族的荣光

    春天的太阳总是让人从心里感到舒适与安逸,绵绵的照在人身上,没有夏天的热度,也没有冬天那种让人忍不住就想瞌睡的慵懒,却是带着一股子让人奋进的力量,正是播撒希望的好时节。

    村里要修路了!这个消息让杨家湾子里的人一个个喜笑颜开的同时又是恨得咬牙切齿,眼睛红得和兔子一般。无他,这路并不是村里或镇上面出的钱,而是因为隔壁的刘家台出了个大能人。这回回家省亲,大能人的几辆小车全给搁在路上被坑坑洼洼的土路顶住了汽车底盘动弹不得。

    这大能人当时就给陪同过来的镇领导说了,要致富先修路,为了支援家乡建设,他愿意拿出钱来将这一条十多里长的土路全给修成水泥的。镇领导当然是喜出望外了,立马拍板同意并请这大能人给这路命名。也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有人先前在耳边敲过边鼓,反正大能人想了想就说到他是刘家台出去的,那么这条路就叫做刘家台致富路吧。

    修路筑桥是件利国利民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村子里的人都是一脸喜色,都巴不得这路修的是越快越好。可真正当工程队开着铲土机压路机工程车过来并在杨家湾桥头上拉起一条红艳艳的大横幅时,整个杨家湾人顿时变了脸色。

    看着横幅上写着斗大的刘家台致富路,杨家人就全都是一脸吃了个死苍蝇的表情,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的就是刘家台那边一天到晚敲锣打鼓,刘家人走在外面说话声音也大了许多,张口闭口就是刘家才出了多少钱修路刘家才又出了多少钱找了工程队将整个刘家台人的旧房子全给拉倒重新规划新房,很有点农奴翻身做主大步迈进新中华时候的味道。

    这样就给了一直以来在村里坐大的杨家人很大的打击。本来村里修路,作为村主任的杨保平是应该一手着办的,事实上呢,杨保平除了第一天到场陪着工程队的那些人吃过顿饭就再也不到工地上去了,就连家门都很少出,丢不起那个人啊!一顿饭下来,工程队的那些人就和刘家台的几个打得火热,丝毫没顾得上和他这个杨家湾的一把手拉拉交情,谁叫出钱的是刘家人呢?

    这年头,有钱就是老大,十几亿国人都是睁大眼睛向钱看,似乎有钱就有了一切。身份,地位,什么都有了,就连家里人也是一步登天。笑贫不笑娼,有了钱谁还管你以前是个什么样子?这刘家才以前人穷的连裤子都穿不上,出去广东打工的时候就是一卷破棉被,就是路费也是找人借的,可谁知道就这几年一下子就发富起来了。

    “伟伟,你那个农场也要好好经营下去啊,到时候也给我们杨家人争口气!”杨伟来到杨保平家时,这个村里的头面人物正在房间里就着两碟小菜喝闷酒,见杨伟过来了,杨保平一把就把他拉住要他陪着喝一点,“过得两年,把他刘家才给比下去!”

    把刘家才比下去?杨伟不禁苦笑,这难度和登月简直没什么区别。几十万和几亿,这有可比性吗?零头的零头都算不上,人家指缝里稍微露出一点点就够他奋斗多少年了。所以杨伟很自然地就岔开了话题:“呵呵,保平叔,习娃子这些天情况都还好吧?”

    从上回倒春寒过后到现在,杨伟一直是忙得P火烟起,恨不得自己能够身外化身才好。种苗除了黄鳝要过些天才有之外,其它的全部都进好了。猪娃子J娃子鸭娃子还有水里的黑鱼苗革胡鲇苗,一样样全都要招呼好。打疫苗,喂饲料,农场里的这些人现在一个个都是连轴转,脚不沾地的忙活。至于杨习那里,哪还有时间过去玩?自然也就搞不清楚状况了。

    “习娃子那里啊?还行!两个人一天守到晚,最起码生活还是可以保证的。”杨保平听得伟伟问起自己儿子,脸上也带了笑意。对于自己家的这个小祖宗,他以前也是C碎了心,不过也许是因为人结了婚成了家之后晓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和担子了,加上又有媳妇儿管着,这小子现在改了许多。

    “他那个店子搞好了一年还是能弄不少钱的。”杨伟笑道,也为自己的好朋友生活走上正轨很是高兴,“现在刚起步,关键还是要把牌子打出去。等大家都知道他那里东西齐全价格优惠态度又好,还愁没钱赚吗?”

    “呵呵,我和他妈妈两个其实并不指望他就能赚上多少钱,只要他们两个能够安安稳稳过日子就行了。”为人父母,杨保平这话也很是具有代表性。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自己到时候能沾上多少儿女的光,只要儿女能过的幸福,父母便很是满足了。

    在杨保平家坐了半天,一直到走杨伟也愣是没有把他今天之所以过来的意图说出来。本来他是想找主任商量一下看到时候能不能找那修路的工程队说说,给那条到农场去的路也给顺便修修。不过一进门看见杨保平正在为这个事情烦心喝闷酒,话到嘴边打了几个转又吞回去了。反正总是要出钱,还不如到时候自己再找别的工程队去弄,也免得刘家台的人看见了笑话自己。

    其实对于刘家台的人,杨伟并没有什么恶感。不过对于这条“刘家台致富路”,杨伟和杨家湾里所有杨姓的人一样,心里还是很不舒服的。究根结底还是家族主义思想在作怪。

    在农村,每一个姓氏都有着他们自己本族的历史与荣耀,而这些历史与荣耀往往就是族人与族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看这边农村人盖房子用瓷砖贴出来的家族标记就可以反应出来这些,杨姓的大多会在大门正上方的墙上贴上“四知世家”的字样,说明他们是关西孔子杨震的后人。而这些某某世家的标识,又是分散在外的族人得以寻根的重要线索。

    杨姓在杨家湾独大了许多年,这在家族历史上也能称得上是一种荣耀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繁衍子孙后代,开枝散叶,这是人的天性,在家族的族规上也是排在最上面第一条的。而第二条则是无论何时何地都须以家族荣耀排在第一位。

    可是现在,湾子里的杨家人就感觉自己家族的荣光被刘家财给狠狠地扇了一巴掌。这事要是放在几十年前,只怕是当时就能引起大规模械斗,血流成河。可是现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一切为了发展的需要,加上这条路修起来之后最大的受益者还是他们杨家人,毕竟在这里刘家人还是少了点。所以杨姓人对于这个也就只能抱着眼不见心不烦的态度,并没有人跳出来对修路工程进行任何的阻拦。

    第四十二章你是做老板的人

    从习娃子他爸那里出来的时候,杨伟便做好了打算,等第一批猪出栏后便找人将去农场的路修起来。要致富,先修路!路修好了,农场里的东西才好卖出去,才能促进以后的发展。

    他们这边的养殖户每到年底就要为这个销路的问题发愁。倒不是说外面的人都不吃鱼了,而是因为路不好走鱼塘里的东西运不出去,堆在鱼塘里也不是个办法,只好被那些鱼贩子拼命往下压价。市场上卖四块五一斤的草鱼,真正从养殖户手里买过去的时候那价钱绝对不会超过三块。倒不是没人想过走水路,只不过一到冬季河里就退了水,哪里能够跑船?

    不过现在好了,水泥路一修起来,那就基本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到时候你这个贩子嫌价钱高了不肯收,那行,我自己到街上叫个车拖到河南安徽那边去!累是累点,可农村人最不怕的就是累,一万斤鱼就可以多赚近一万块钱呢!刨去开支一年到头风里来雨里去累死累活又能赚得到几个一万?

    回到农场,几个学生正在给猪娃子打疫苗,一个抓一个拿针筒,都是忙得满头大汗。尽管学的不是兽医,不过这些基本上的东西他们倒也是都学过的,对于整个的免疫程序都是十分的了解。

    “快!快把它捉住,我还没有打标签呢!”赵静指着刚从杨伟两腿之间嗷嗷跑过的那头小猪娃子,大声叫道。

    杨伟转身弯腰一捞,便将这小家伙给抓住了后腿提起来凑到赵静面前,笑道:“给你。”

    赵静给小猪右耳上打上标签,叫杨伟把它放下来,拿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汗,问道:“我昨天跟你说的那个自动饮水器自动料槽的事究竟考虑的怎么样了?”

    一说起这个,杨伟就忍不住地想笑:“你这不是胡说吗?人都说笨得跟猪一样,这猪娃都晓得自动饮水,那还不成精了?再说了,这一千多个猪娃,我一头一头地教,等它们都学会这些东西,我只怕也就跟它们没什么两样了。”

    “你本来就笨的和猪没什么两样!不是,就连猪都比你聪明!”赵静气极,忍不住就声音大了起来,“国外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在全球十多万种动物中,猪的智商排在第十位,你说猪的智商高不高!”

    见杨伟只是傻笑不说话,赵静又接着说道:“我们打个赌,最多只要三天时间,我就可以把这些猪训练出来。定点排泄,饮水,吃食,休息,到时候看看?”

    “呵呵,还真的有这么神?”听赵静这么说,杨伟也来了兴趣。其实他也在很多电影电视书籍杂志上看过介绍,猪是非常聪明非常容易驯化的,可真的一看见农村里养的那种又脏又臭满身是泥的猪,杨伟就忍不住地开始怀疑那些专家是不是脑壳坏掉了拿猪和草履虫那种单细胞动物来对比了。

    赵静也笑了起来,眼里也带着莫名的神光:“谁输了就答应对方三件事,就算是洗臭袜子都行!”

    赵静说的那个自动饮水器其实也不难,真正做起来的话成本也不高,猪用的和J用的结构都差不多,只是稍微有一点点区别而已。猪和J只有在喝水的时候才会推动阀门使水流出,平时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话,不仅仅节约了用水,同时对于保证水质的清洁以及平时的防疫都有很大的帮助。而那个自动料槽杨伟就好理解了,不就是一个典型的傻瓜式玩意吗?将饲料直接放入大斗中,然后由上面的专用通道运到每个猪栏里,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

    刚从猪舍那边出来,就看见一辆大货车停在小屋门口,送饲料的来了。现在这些小猪小J喂得都还是从街上赊来的饲料,和养鱼一样饲料钱都是一年一结清,极大地缓解了经济上的压力。当然,价钱那肯定是会比平时拿现钱去买要高上个一两个百分点。因为你有固定资产在那摆着,那卖饲料的倒也不怕你跑了。

    赶紧上前打个招呼,散了烟,吆喝随车的几个搬运工将猪饲料J饲料分别在他指定的地方放好码整齐,杨伟就和卖饲料的那个老板闲聊起来。

    “你看看,饲料都是正大出的,质量方面肯定有保证。”那老板是杨伟的本家,也是姓杨。这杨老板指着包装袋上面硕大的“正大”标识笑着说道:“反正这些东西我不多说,你自己肯定也是晓得的,要不然你也不会选这种牌子;平均一袋要比其他牌子的贵个两三块多钱呢!”

    “那倒是真的,虽说我自己是第一回弄这个东西,什么都不懂。可我这边还是有明白人呢!”杨伟指了指猪舍那边,一脸的笑,“看见了吗?那七八个都是农大出来的高材生呢!对于这些东西,人家要比我懂得多。”

    “哈哈,你是做老板的人,要懂那些做什么?”杨老板哈哈笑着,大声招呼几个搬运工小心轻放,回头看着杨伟道:“你只要懂得怎么赚钱就够了。难不成还要亲自动手喂饲料?”

    两个人都笑了起来。杨老板给杨伟发了根烟,又说道:“下个星期我还会送一批饲料过来,数量有点多,你这里装不下的。自己再找个好地方存放起来。”

    “怎么回事,我没有说这几天再要啊?”杨伟很是疑惑,“莫不是你那边的饲料看着都卖不出去就全给我塞过来了?”

    “P话!老子的生意好得很呢!”杨老板照辈分来说比杨伟要高上两辈,加上几回联系也熟了不少,听得这话顿时就笑骂起来了,“你这边不是要修路吗?等过些日子浇了水泥,车子还能过来?莫非还要我给你用人工扛过来不成?”

    听得这话,杨伟也反应过来了,还是要抓紧时间,争取在修路之前把那些该运的东西都弄过来才好。赶紧给这杨老板上烟点火:“那还是要麻烦你了。在今天的这个基础上再加一倍吧,空地方我多得是,只要你到时候运过来就好。反正有袋子装着,饲料放个几个月它也不会坏。”

    第四十三章游子思乡

    自动饮水器做好了,有现成的图纸,材料又都齐全,农大出来的学生做个这种东西出来那还不是跟好玩一样?

    “嘿!这还真的是绝了!”杨伟看着眼前这头正在悠闲自在地喝水的小猪娃,除了好奇还是好奇,转身看看一脸得色的赵静问道:“小赵,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难不成这猪娃子还真的学会使用工具了?!”

    赵静却是理也没理他,眼角都没斜一下,自顾自地抬头望天空。今天倒也真是个好天气,风和日丽的。

    这小妮子在拿乔呢!杨伟想笑,嘴角翘了两下又被自己强制性地压了下来,一脸的严肃:“说!”换来的却是小丫头的一声不屑的冷哼。

    “唉,人生无趣味啊!连个臭袜子都要自己洗。啧啧,无趣啊无趣!”杨伟摇摇头,很有点看破红尘意欲削发为僧的味道,“这年头,连猪都学会自己用饮水器了。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啊!”

    见赵静还是不理他,说不得就只好出绝招了。

    “嘿嘿。”杨伟换上了一脸的谄笑凑到跟前,看着小赵同学的表情还是没有任何变化,伸手在她眼前来回晃了晃,“该不会是被吓傻了吧?”

    “你才傻了呢!”这下赵静可算是有反应了,啪的一声将杨伟伸到她面前的那只手打开,忍不住地笑了起来,“还记得打赌的时候是怎么说的吗?”

    “啊,打赌?!谁打赌了,是不是胡磊?告诉你,我这人很纯洁的,从来都不和别人赌钱。”杨伟一脸的正经,见赵静脸色不对,又赶紧改口:“说,到底是什么条件,只要不是叫我给你洗袜子,上刀山下油锅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噗嗤,赵静就笑了起来:“哟!看不出我们杨老板还是个守信重诺的人啊!这么着吧,三个条件不用了,只要你答应我一件就好。”

    其实赵静的条件是很简单,不用出钱也不用出力,可杨伟却着实难办到。最后咬牙切齿地墨迹了半天,还是猛地一跺脚,老子和你拼了!撒开两条腿跑到果林中对着老天大叫三声:“我比猪还笨!”叫完之后马上一溜烟地灰溜溜跑回小屋关上房门不敢见人,声音在农场上空回响,引得几个学生在猪舍那边一阵爆笑,连躲在房里的杨伟都听得一清二楚。

    刚才赵静也和他说了,其实猪是很容易驯化的一种动物,在这个方面甚至比狗都要强得多。加上动物本身就有一种从众心理,相互之间学习起来那个速度是相当快的,一个栏里只要有一头猪会使用这个东西了,不到半个小时,全栏的猪都能够学会。像这样下来,速度自然就很快了。

    杨伟在房里并没有能够呆上几分钟,因为邮局的人到了。本来当初说好过半个月就过来给他装电话的,只不过后来一看他这里就是独门独户,离湾子里的人家又远,随便从周围那个门子牵线过来那距离都超过一千五百米,四百八十块的初装费实在是不划算,就连电话线的那个钱都不止这个数。

    一卷线一百米,一米按照市价四毛来算,一百米就是四十,一千五百米就是六百块,更何况还不止一千五百米呢!尽管说邮老大财大气粗不在乎这几个小钱,可谁会吃饱了撑着给你做这亏本买卖?说不得杨伟就一遍一遍地跑邮局,功夫不负有心人,几趟下来终于松口了。装还是可以装的,普及农村电话网络嘛!价钱也少了八十,电话机免费,不过这从杨家湾牵过去的电话线必须由杨伟自己掏钱。

    自己出就自己出吧,反正总是要割上一刀R的,再说了,早早地装上一个,打电话也就再不用跑老远去他爸那里,这些学生平时和家里联系,和学校联系不也方便多了。

    邮局的人一过来,杨伟就将塞在床底下的电话线全拖了出来,找个蛇皮袋装着扔到他那辆破车上,再从门后寻了一把铁锹扛在肩上,推着车子就跟着两人去牵线了。

    邮局的两个人骑着摩托车顺着架好的电线杆跑了一阵,把个跟在后面骑自行车的杨老板差点没给赶得累死。到最后找了一个看起来直线距离和农场小屋最近的一个门子,便开始放线。

    那两个人放线,杨伟也没闲着,他要顺着这条线隔个四五十米远就挖上一个坑,然后又跑到农场里把那盖房子的时候没用完的木头檩子扛过来。待邮局的那两人将线在檩子上洗得那一头缠好,便三人合力把这玩意栽到坑里,填上土用脚踩紧,左右摇晃见没什么大的问题了,再进行下一项。

    如此反复,等到几十根用来充当电线杆的木头檩子栽完,电话线也牵到屋里装好,天就快黑了,三人也都是累的不轻,喘气声比狗都大,只恨不得把个舌头伸出来喘上几口气才好。试过电话,效果倒是不错,里面也没什么杂音,邮局的两人接下杨伟塞过来的两包烟,骑上摩托便走。倒不是不想留下来吃饭,只是身上脸上全是泥,哪好意思还留在这里混饭吃?

    杨伟洗过澡,到他爸家里时,天光早就黯淡了下来,学生们一个个都早就吃好了。三两口胡乱扒下肚里,杨伟便带着这些眼睛都冒着绿光的家伙们又回了农场。白天说好了的,晚上都过去给家里打电话。倒并不是说杨宝山哪里就不能打了,只不过大家都是年轻人,觉得老是这么过去白打煲电话粥实在是有些不好意思。

    现在好了,杨老板自己装了一个,那样的免费电话不打白不打,反正到了月底出钱的不是自己。打自己的电话,让杨伟同志心疼去吧!一众人排队给家里打电话说说自己的情况,话筒拿在手里便不肯再松开。出门在外,这还是第一回那么长时间没和家里联系过,虽说在这边千好万好,可终究还是没有家里好。一圈下来,大家的眼泪都是哗哗的,说话声也没了先前响亮,游子思乡啊!

    年轻人心性活泼,打完电话,看着自己的伙伴都和赵静一般模样,鼻涕眼泪一大把的,禁不住又相互取笑起对方来,却不知自己和他们的表情并无二样。笑闹声很快就冲淡了伤感,冲淡了沉闷,一群年轻人便在打打闹闹中回了宿舍。

    第四十四章饲料啊饲料

    说实话,码这么一章出来,头发都白了好多,魔障啊!嗯嗯……我要的不是寂寞,而是收藏和票票!

    “好臭!”胡磊带着口罩,还是能感觉得到面前的那堆沼肥正在春日里和煦阳光的照S下散发出浓烈的氨臭。发了句牢S,看着在旁边一言不发挥汗如雨不停地将沼肥往板车上铲的杨伟,再看看几个都不做声只是埋头苦干的同学,嘴巴里动了两下,却又不好开口了。

    经过这些天的发酵,排入沼气池的那些猪粪便早就已经腐熟。这天吃过中饭,杨伟便带着这些学生将沼气池的盖子打开,把里面的沼肥转移出来。沼Y早就拿桶装好运到果林里去了,这是上好的有机肥。整个农场里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臭味。幸亏离周围的人家距离上都隔得很远,要不然只怕是还未曾开始就有人要过来说闲话了。

    昨天,农大的百里教授来过一趟,对目前的发展很是看好。不过,作为整个华中屈指可数的农技方面的专家权威,百里教授还是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目前农场里并没有什么种植诸如紫花苜蓿、白三叶草、紫云英、美国籽粒苋之类的可以用来充作青饲料的农作物,这样不行。虽然接手这个共大农场的时候已经是年底了,时间上来不及播种一些可在冬天播种生长的品种,不过现在正是春播的好时节,这个问题一定要抓紧。

    然后,百里教授也看了一下果苗的生长情况,要求杨伟以后尽量地使用沼Y沼肥等有机肥料,这对促进果树苗的生长及其缓解因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板结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帮助,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病虫害,提高果树防病能力,这样也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将农药残留率降到最低。~~~~

    最后就是这个蛋白饲料的问题了,蚯蚓作为蛋白质含量高达百分之七十的**最佳饲料,不管是养鱼喂猪,还是J鸭黄鳝包括近三十亩水域面积的螃蟹,都可以用的上。同时蚯蚓还可以有效地疏松土壤,处理各种重金属污染,而蚯蚓的粪便又是果园里的高级肥料。一举数得,怎么就没见农场里有养殖这种东西?这些学生都一个个来了这么长时间了,一天到晚都不知道在搞些什么,怎么连这么低级的错误还会犯?

    百里教授的话很是严厉,训得几个学生抬不起头来,还是杨伟拼着自己挨骂,上前劝了老半天,方才让老教授的情绪平复下来。到得最后,老教授连饭都没吃,直接丢下一句“等这些东西都搞好了再给我打电话。”便回了学校,那倔强劲只怕是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本来农场与学校是相互合作的关系,作为联系人的百里教授是不应该发这么大的脾气,不过杨伟倒也清楚这百里教授的为人。东北人本来就性格直爽,心里没那么多弯弯道道,都是有什么说什么,加上百里教授对这些学生都很是看重视同子侄,要不然第一批过来的名额中怎么会有他们的名字?这次犯了这么一个低级的错误,七八个人十几只眼睛都看不到,那就很是说明问题了。这么一想,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老教授会暴跳如雷大声训斥,就连杨伟也不放过,实在是恨铁不成钢啊!

    于是乎,今天上午例行的投食检查工作完成后,一吃过午饭,杨伟便一人发了一个大的劳保口罩,带着这些学生清理沼气池了。

    将沼气池里面的沼肥全部清了出来,再将盖子盖好重新密封起来。几个人用板车将沼肥拖到果林中堆放,好让这些刺鼻的气味快点随风散掉。随后便是挖沟了。这沟挖的也有诀窍,沿着果树间的行距开宽四十公分到半米,深十五到二十公分的沟槽,太窄太浅了不行,土地利用率不高,太宽太深了也不行,太宽的话便会碰到载好了的果树的根苗,太深又容易积水。这不符合蚯蚓的生活习性,蚯蚓喜欢Y暗潮湿的环境,却讨厌积水的地方。

    把坑挖好之后,便要将已经没什么气味的腐熟了的沼肥放进去,再到上面盖上稻草和塑料板遮Y挡雨,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沼肥中所含的水分大量蒸发。最后便是放蚯蚓种苗了。

    这回的种苗是杨伟从洪湖排水闸那边一个专门的蚯蚓养殖场进过来的,按照学生们给他提出的建议,最后选的是太平二号。原因在于这个太平二号红蚯蚓个头大,生长迅速,周期短,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繁殖力要比野生蚯蚓以及其他诸如湖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之类的品种要高得多。具有趋肥性强、繁殖率高、定居性好、R质肥厚及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在一般的养殖条件下一年繁殖率最高可以达到一千倍以上。

    按照一万条一百二十元起订行价,杨伟买了三万条这种太平二号蚯蚓。本来是不需要买这么多的,以这种蚯蚓的高繁殖能力,不到两个星期最少就可以一万变十万。可是考虑到以后都不从街上购买饲料了,需要蚯蚓的地方多着呢,多买点回来留着做种也好,谁还怕这蚯蚓多得吃不完?

    蚯蚓的事基本上是告一段落了,过个把星期之后重新堆加腐熟沼肥,并铲走蚯蚓粪便就好。等到那街上杨老板家送来的正大饲料吃完,自己农场里种植的的青饲料再加上蚯蚓,差不多可以保证到整个农场里的饲料供应了。

    青饲料杨伟选的是美国籽粒苋和苦荬菜。籽粒苋对播种时间要求不严,在江汉平原上一年四季都可以播种,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又被人成为“蛋白草”。至于苦荬菜,那是典型的高产优质的多汁青绿饲料,叶大叶多,脆嫩多汁,稍稍带上一点点的苦味,是养殖J猪鸭鹅等畜禽的优质饲料。

    还有,关于海子池中水草的问题,这个就简单了。河里面多的是那种状如鸭舌头的水草,拿两根竹篙子在中间扎起来,撑个小木船到河中间半天就可以搅上一船来,投到海子池中任它生长,够那一池子螃蟹吃上半年的。其他的玉米之类的主食,马上农场里就可以种了。等到了夏天螃蟹开始吃粗料的时候,这些苞谷也就都老透了。至于螃蟹饲料中最主要的豌豆,由于季节已过,只好先买一年的了,等到下半年再行播种,这个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了。

    第四十五章采访上(求收藏)

    一连忙了好些天,好容易才将农场的这些事给理顺了一点。接下来的日子,又恢复了原来的悠闲。是的,的确是这个词。将湾子里的那些人一个个羡慕的要死,同样是种地,同样是养鱼,为什么这几个小家伙就要比自己轻松那么多?

    于是就有人过来看了。这些人来的时候心里的想法都不一样,有的是来找学生们询问农业上的问题的,有的就纯粹是过来看热闹的了,花了那么大的本钱搞这个东西,到现在却是一天到晚悠哉游哉,难不成这就是典型的那种望天收?不管来的时候这些人都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最后走出农场是就剩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