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妇山泉有点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 28 部分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得及收拾地大盘子,地上全都是螃蟹壳还有J骨头,这下可算是人赃俱获了吧?看你们还怎么说!

    “我家昨天也吃了螃蟹呢,难不成也是从你那里偷来的?”旁边就有人说话了,这里面有自家的娃儿呢。不管这事情是真的还是这杨伟在没事找事,肯定还是要替自家娃儿辩护一般的,“你就亲眼看着他们偷了,怎么当时就没抓住呢?”

    “懒得跟你扯这些不清白的话题!”杨伟嘴里蹦出一句,转头看着床上缩着的那几个小家伙,呲出牙齿森森一笑,“我是没看见,可还真有人看见这刘大宇拿刀子把我家的螃蟹围子全给划烂了!要不然我干嘛直接找他家来?”

    这些狗头臊子是今年下学的,有时间闲得蛋疼会跑镇上去玩一天,关于杨伟的事情也就知道一点,见他径直找上门来,心里地压力自然不会小。听见杨伟这么一诈,刘大宇当时就急得要哭出来,再也顾不上讲什么兄弟气,直接就坦白从宽了:“没有!我就抓了两只J,螃蟹是他们搞的!”

    话说到这个地步,刘家人有什么好说的?只能眼睁睁看着杨伟将这些娃儿们一个个地赶鸭子似的从床上赶下来:“***快点!都给老子靠墙站好!”

    当然在这过程当中打是不能打的,人家大人都在一边看着呢。不过言语之间肯定没那么客气,骂骂咧咧那是自然的了。

    “不就偷了你几个螃蟹吗?我赔给你!一个大人欺负几个小孩子算什么能耐?”旁边的大人看着自家小孩那可怜模样,忍不住就要帮腔了。

    一是几个小娃儿弄的,杨伟用脚后跟想得到自己农场里地损失绝对不大。

    不过这不就是纯粹找事儿来的吗?要不将这事情闹大一点,阿猫阿狗都跑农场里这么来一下,谁吃得消?所以见有人搭话,正是求之不得:“好啊,你赔是吧?一口价,八万!”

    “你蒙谁呢,八万!怎么不去?”几只螃蟹两只J开出这么个天价来,任谁也不肯答应吧?你还当那是金子做的呢!

    杨伟看着一脸愤慨的刘家人,脸上笑开了花,拿小手指在耳朵里面搅了几下,歪着脑袋笑道:“我还就蒙你们了么的!谁知道他们弄了多少?老子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就指望着这点东西了,要是全给他们弄走了那我找谁哭去?就这么说,八万!不成我就报警!”

    刘家人敢动手打杨伟,却是万万不敢打警察的,可前两次这家伙跑过来闹事,警察不都是帮着他的吗?像这样下来,这些娃儿一旦进了派出所,那还不知道要被折腾成一个什么样子呢!到时候自己只怕哭都没地方哭去。想到这里,这些大人便一个个跑上前去,劈头盖脸朝着那些娃儿身上打过去,口里骂道:“狗东西!我叫你好吃!我叫你去偷东西!我打死你!”

    杨伟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见那些小家伙一个个被打得哭爹喊娘,这才大声说道:“行了!打死他们就不用赔钱了?”

    “那你想怎么办?被我自己打死总比别人打死要强一点吧?”刘家人不停手。庄稼人手重,几个娃儿哪里经受得起?都是跪在地上不断翻滚。

    “算了,这钱我也要了,这警我也不报了,不过……”杨伟本来就是想找个由头闹事恶心一下刘家人而已,并没有想到真真地要将这些小娃儿们怎么办。见他们挨打,心下也是有些不忍,“不过你们这些做大人的必须给我写个保证书出来。要不然这好了伤疤忘了疼,以后再每天像现在这样弄上一出,我还不得烦死?!”

    “行行行,保证……”保证书一写,这几个刘家人便好像在无形中便感觉自己比这杨伟矮了一个头,把柄在人家手里捏着呢。形势没人强,谁叫自家娃儿不听话做出这种狗P倒灶的事情来的?要不写地话人家可是要摸出手机来报警呢!

    “哈哈,你们几个有时间多到我那个农场里面跑几趟啊,热烈欢迎!”拿起那张签满名字的保证书看了看,杨伟伸出手指在上面弹了一下,哈哈笑着走了。半路上便将那张纸撕了个粉碎,抛到空中,看着碎纸片蝴蝶般随着秋风在空中翩翩起舞,杨伟地心里也就莫名地有些欢快起来。

    这保证书也就是个恶心人的玩意儿而已,对他来说还懒得专门找个地方收藏起来,撕了也算是个办法。不过他也敢肯定,最起码刘家娃儿是没胆量敢在到他那里去做这些偷J摸狗的事儿了。但是肯定归肯定,这个防盗的措施看样子还是要弄起来啊。这回只是几个小家伙闹着玩儿,要是碰到那种专门弄这个的,一夜之间就可以搬个干干净净。

    回到农场地杨伟便将这事儿说了一下,征求员工们的意见。很统一,养狗!专门地那种用来看家护院的狗!这样下来还有谁敢随便跑过来偷东西?

    养狗现在也个好办法,以前是怕人家说闲话,但是现在出了这么个偷盗事件,农场里养上几条狗地话,其他人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不过杨伟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马上就要开始建农庄了,要是养狗地话到时候把人家游客给咬伤了,那该怎么办?总不可能说让游客反咬一口来出气吧?”

    第一百二十六章 普通蟹变大闸蟹的C作秘籍

    这个还不简单?白天把狗拿链子拴在围墙边上等到=不就行了?”胡磊实在是有点受不了这家伙的瞻前顾后,没好气地说道:“要是不养狗也可以,装摄像头或是红外报警器也行啊,白天关起来晚上再打开一样的道理。

    红外报警器这玩意好,以前杨伟在杭州那边打工的外贸电子厂里面就装了这个,一米二高的铁栅栏是个人随随便便就可以翻过去,三年时间下来却愣是没成功生一起盗窃案,那些小偷都是晚上刚翻过围栏便被保安给抓了现行。听胡磊这么一说,杨伟就拍手了:“好!就用那个报警器!”

    警报器在市区里面就有卖的,无线红外,分为主机和探头两部分,主机三十路的六百六一台,探头两百八一个,杨伟在农场里看了一下,找那些重要部位,安全死角全部都弄起来这东西,最后一整套加起来,零头免了,整整九千。

    当场试验了一下效果,坐在屋里面那警报声刺得人头皮麻,同时手机上面也有显示。

    价钱上比起养一般的狼狗来那是贵了点,不过杨伟还是觉得很满意。以后再也不用为这个事情担心了,有了这玩意儿,就算是一只苍蝇飞进来他也有信心将它给当场抓获。

    弄好这些,将安装人员送走,看看天色还早,杨伟便开着车到了肖家潭子那边。肖四一如既往地不在家,肖四婆娘依旧是热情地很。见杨伟的面包车朝自己家直开过来,肖四婆娘便从小板凳上面站了起来,一张胖脸笑得花似的:“哟,这不是伟伟吗?今天怎么得空到我们这边来了?”

    “嫂子,四哥呢?”杨伟摇下车窗,伸出头来问道。

    “你四哥一早就出去收螃蟹去了,只怕要到天黑才回来呢!”肖四婆娘一提起自家男人,顿时就满脸的自豪:“你也知道,这几天螃蟹生意好,忙得连饭都吃不上呢!找你四哥有啥事吗?跟嫂子说说。”

    “只要有钱赚忙一点怕什么?三天不吃饭都不知道肚子饿呢!光数钱就了。”杨伟笑道:“这样吧,待会晚上等四哥回来你跟他说一声,找个时间把我那边地螃蟹捡了。都开始到处爬了呢!”

    一到这个时候,那些螃蟹因为性成熟,便开始满池子里面活动,围子上面爬得到处都是。人家一般偷螃蟹的也是选在这个时候,在围子上面划个口子,两条浸过猪油的草绳往里面一甩,人站在围子外面都不用手捡,直接用个蛇皮袋接住就好,P大会功夫就可以弄一麻袋。

    昨晚刘家台的那几个小P娃儿用的便是这个方法,不过他们也是知道厉害,只是弄了几只解解馋而已,没敢长时间在农场里面逗留,最后草绳也扔在围子外面了。要不然,杨伟也不会那么轻易就放过他们。不过经他们这么一弄,杨伟心里也起了卖螃蟹的念头。反正现在还继续留着也就是浪费饲料而已,光吃不长个了。

    养殖户不管是卖鱼卖螃蟹,因为图方便,都是找的贩子直接上门收购,除非那价钱实在是压低到一个离谱的程度了才会几家合伙叫车运到安徽河南等地方去。前几年有这些事,不过今年好了,往镇上去的主干道修了起来,沿路各村里又通过集资都修了水泥路,贩子也就不可能在这个运输方面压价了。最起码不能像以前那样信口开河地压价。

    昨天杨宝山上街买菜地时候顺道在菜场里面问了一下螃蟹的价钱,半斤以下公的一毛五一钱,母的三毛八,而半斤往上走地则要贵上一些了,公的两毛,母地四毛五。也就是说要是母螃蟹的话,平均价钱都在三四十块钱一斤,比起往年来差别也不大。

    而那些收购螃蟹的贩子今年开出来的价钱却比往年要高出不少,对养殖户来说也算是一大福音吧。趁着现在价钱好,杨伟便要找肖四捡螃蟹了。

    肖四这些年不光开年的时候赚取种苗费,到了下半年他也会倒卖一下螃蟹赚取差价,因为从来都是现金结账,所以口碑要比其他的贩子好上许多,养殖户要卖螃蟹了第一时间基本上都是先找他。

    听得杨伟这么一说,肖四婆娘忙不迭地点头:“好,等他一回来我就要他给你打电话可以吧?”

    “那是再好不过了!”杨伟笑了起来,打个招呼便回农场去。

    这两天赶紧将螃蟹捡起来卖掉,然后趁着空闲蟹塘再养一季青虾,正好又补上明年进蟹苗。这些都是昨晚上给赵静打电话的时候小丫头说的,看得出来尽管她人在武汉,可心还是留在这边呢!要不然,用句很流行的话来说那叫什?关我鸟事!

    杨伟一回农场便打开了电脑,在上面找一些青虾养殖方面地技术资料。按照资料上面所说,饲养条件还是相当简单的,以他现在的情况完全可以拿得下来。不过亩产量倒是不高,人家专门养殖这个的一亩半年也才六十多斤左右,他一个新手能达到四十斤便是很不错了。

    但是再一想,螃蟹池要是干过之后就那么空着,也不是个办法,反正就当是改善水质了吧,也不打算靠这个来赚钱了。

    螃蟹池在经过一年或几年的喂养之后,若是消毒工作做的不好,第二年很有可能爆大规模的“抖抖病”,严重点的稍有疏忽便可能导致颗粒无收。而养上一季青虾,则可以有效地防止这些病状生。

    到了晚上差不多七八点钟肖四的电话打过来了,说好过得两天便将杨伟这儿的螃蟹给捡了,至于价钱方面,人家是多少他就是多少,这个可是不能搞一点特殊化地。对这一点,杨伟倒是认同,定下具体时间便挂了电话。

    第二天一早,杨伟便将几个电动抽水泵从南大河里面提了上来,扔进了螃蟹池,开始往外抽水。干鱼塘捡螃蟹肯定是要抽干水之后才能捡嘛,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水慢慢退去,原本在坡边爬得欢快地螃蟹便愈加活动频繁起来,仿佛知道自己最后的疯狂时间已经来到。

    等到卖螃蟹那天,肖四早早就坐着一辆江淮小货车过来了,这车一个秋天就被他包着,每天帮他拖运螃蟹,生意好得很。杨伟这边也是早有准备,一大早三点多钟便将塘里面地水抽了个干净,就等着天亮了捡螃蟹呢。几个员工一人副厚橡胶手套,杨伟自己也戴上一副,以防等一下被夹手。

    捡的时候也有讲究,要快拿快放,将螃蟹捏住背部两侧快速地从泥水里面捡起来放进手里提着地小桶里面,速度慢了便会被夹住不放。然后将装满螃蟹的桶倒进大筐子里面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能哐当一下全一股脑儿倒进去,那样很容易将螃蟹的腿弄断。

    断腿的螃蟹按照术语来说叫做“残肢”,“残肢”是卖不出价钱来的,哪怕品相再好,少了一条腿价钱上便差了很多了。通常像这种缺胳膊断腿的玩意儿,都是最后拿来送给那些前来帮忙捡螃蟹的人提回去吃的。要是酒店里面那这种残肢来做酒席,只怕当场便会有可能被人把招牌给砸了。

    因为人多,农场里面的员工,再加上自己本家的几个叔子婶娘过来帮忙,一二十个人不到下午三点便捡完收工了。将螃蟹按照大小规格分出来,刨除“残肢”之后过秤,平均一亩水面可以达到一百九十斤了,也是说杨伟这三十亩螃蟹池差不多纯利润在十二三万左右,亩产四千块钱,比起肖四家里的也不会差。

    过好秤,大家一起回去吃饭,酒桌上谈天说地的,话题当然是螃蟹了。肖四便讲起了一些他在市场上面看到的情景,让那些员工们听得冷汗直流。原来,像他们这种螃蟹卖到小商贩手里之后,人家便会将其中品相好的块头大的留下来,经过一番处理之后再零售卖出去,那价钱可就止翻上一两倍那么简单了。

    现在市场上淡水蟹以阳澄湖大闸蟹最为出名,价钱自然要比普通河蟹高上不知多少,但真正的大闸蟹哪是那么容易便可以购买得到的?除开苏州,其他地方的所谓阳澄湖大闸蟹基本上都是假的!顶着个大闸蟹的名头,实际上卖的都是普通蟹。不说价钱方面上当受骗,关键在于那个螃蟹有毒!

    原来,阳澄湖大闸蟹讲究的是一个“青壳、白肚、尖爪、黄毛”,而普通的螃蟹则外表带着黑色,两相差很大。不过经过那些黑心商贩的C作,用一种“安全粉”加水增氧之后再将螃蟹放进去,等过个几分钟再提出来,阳澄湖大闸蟹便新鲜出炉!

    而那种所谓的“安全粉”,实际上就是一种工业上的漂白粉!被清水一化便会散出刺鼻的味道。

    螃蟹是被漂白了,可水里面的那些“安全粉”却也被顾客顺带着买回家去了。这玩意儿吃下肚子里,能有好事吗?

    肖四是个讲究人,凭良心做生意,自然很是看不惯这些儿狗P倒灶的的事情,但看不惯又能怎么样?人家又没有求着你去买他的“大闸蟹”。就算是这些内幕也只是借着半点酒意吹吹牛b给其他人提个醒罢了,他肖四管天管地还能管到人家吃不吃大闸蟹?

    第一百二十七章 数典忘祖

    走肖四,杨伟他们几个便开始将螃蟹池里面捡起来只只地放进杨宝山房内的一口一人高的大缸面,准备等到时候蟹池消毒之后再投进去。这些玩意儿可都是明年拿来吸引游客的好东西呢!

    第二天杨伟就提了一网兜大螃蟹和两只甲鱼跑街上信用社里面去了,正好小张主任她们放假三天结束开始上班了。把那些自家鱼塘里面产的玩意儿往办公桌下面一塞,杨伟便开始和小张商量这拆东墙补西墙的事儿。很简单,还五十万借一百万,有了那些证件作抵押,张主任就说了,两百万都敢借呢!

    弄好这些,杨伟就给郭靖打电话:“大侠现在在干嘛呢?”

    “还不是那些事,也没啥好忙的。”听得出来,郭靖那边很忙,人来人往的:“有话就说,快点!”

    自从在市里面办了这超市之后,郭靖的生意便一直好得很。用杨伟的话来说便是跟捡钱一样,官面上打点好了,然后市里面的小混混们又都给他面子,没人过来闹事。加上这超市在整个市区又是独一份,市民们买东西都喜欢跑大老远的到他这儿来,一看每天的营业额,郭大侠的嘴便合不上了。

    正说这两天想个时间再和杨伟一块儿吃顿饭呢,正好这家伙打电话过来了,然后郭靖便把这话一说,杨伟在电话那头便笑了起来:“到时候我请,你小子可别拿钱来压人。不过还是有件事儿你得帮我留心留心。”

    原来,上回郭靖和杨伟在一块也仔细研究过这个班农庄的事,先不是得请个设计师过来先将建筑图纸之类的东西弄好吗?正好,郭靖有一同学在国外学了好几年的建筑设计刚刚回来,上回还和他在一块儿喝过酒呢,一说做设计,郭靖便想起他来。也和杨伟打了个招呼,反正成不成的那就再说了。

    现在杨伟手拿到了钱,自然就要开始农庄的建设。然后郭靖便给他同学打了电话,约好了就在洪湖市里面老王的那个饭店里见面。

    见面的第一象很好,对方戴着副金边眼镜,服装得体,看起来就是典型地精英人士。杨伟就忍不住在心里赞叹,这出国留过学喝过洋墨水的人就是不一样,风度翩翩的比起自己这种土包子来都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可三人坐下来一交谈,三两句之后杨伟就感觉到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不得不说,这海龟肚里面还真的是有点墨水的,最起码他能从凯旋门的设计理念讲到典型的欧化罗马柱上面,然后再从埃菲尔铁塔讲到清新明快的巴洛式建筑,有有贬侃侃而谈,而杨伟呢他连什么叫做巴罗克式建筑都不清楚,这一点杨伟是相当佩服的。但让他受不了地还是海龟筒子话里左一句又一句的我在法国的时候怎么样怎么样。

    本来对这一点。杨伟刚开始还以是这家伙在国外生活久了。言语方式还没有改过来。这还可以适当地理解。不过接下来地几句话便让他心里莫名地起了一团火。然后砰地一下爆了开来。

    “这次到你们中国来。本来以为可以开一番事业地。不过也许是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地思维方式不同。我在法国地时候那些设计理念别人完全可以理解。可是你们中国人却丝毫不清楚我所表达地是什么。难道这就是两国差距地一个具体表现吗?我……”

    海龟地话没说完。杨伟便腾地站了起来。抡起桌上放着地那个红酒瓶便砸了过去:“老子不和狗在一张桌上吃饭!”

    在这海龟从荆州赶过来之前。杨伟也和郭靖了解了一下他地情况。这厮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地地道道地zgrr。并没有法国国籍。

    所以在杨伟看来这家伙就是一条连自己祖宗都丢了然后P颠P颠跑过去舔人家法国佬**沟子地狗!这一点让受过多年家族传育地杨伟很是不能理解。砸他一酒瓶还算是轻地了。

    “我干你……”海龟从椅子边上爬起来。一摸自己满头地血。当下也火了。将那个相当结实地酒瓶摸在手里。口中骂骂咧咧地就要扑上来和杨伟拼命。见郭靖傻乎乎站在旁边愣。不由得就叫道:“郭靖。帮忙啊!”

    “好,帮忙。我帮你妈的!”郭靖两手抄起身后的那把大椅子,扑的一声便砸在海龟后背上将他重新放倒在地,赶上前拿脚一阵猛踹,口里骂道:“狗东西,老子真是瞎了眼了,怎么会和你这种东西是同学?哎哟!”

    却是那海龟一反手将郭靖的~抓住了,用力一扭,郭大少爷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地盘肯定没那么稳当,便被他摔倒在地上,两人滚成一团。杨伟见郭靖吃亏,上前朝着

    上便拿脚猛踹,好容易才将郭大侠解救出来。

    两人打一人正打得兴起,门口传来老王地声音:“哟!这是怎么一回事啊伟哥?”老实说这老王的饭店隔果还没有镇上老王那里的好,里面打得噼里啪啦的,服务员走过道上就听见了。

    “没事,打狗呢!”杨伟用劲踢了两脚,伸手将郭靖拉住了,回头冲着老王笑道。

    也许是经常锻炼又或是西洋拳练得比较勤便,海龟在两个人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之后居然还能够自己爬起来,也算是抗击打能力超强了。摇摇晃晃扶着桌子腿站起来,海龟一摸脸上地血,再看看手里那一片猩红,哑着嗓子叫了起来,破锣般的声响:“报警!我要报警!”

    “这……”老王看着海龟又看看杨伟,迟迟疑疑地,“伟哥,你看……”

    “我看什么?你们饭店的不是讲究一点叫什么来着,顾客是上帝嘛!人家顾客现在头破血流地要求报警上医院,你还犹豫什么?”杨伟笑道。反正报警就报警吧,那公安局老子又不是没去过!

    然后在海龟打电话的时,杨伟又是一脚踹了过去,因为那家伙对着电话C一口洋泾地普通话道:“你们中国人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敢情这家伙被打得半死还弄不明白究竟是为什么。

    外国人说中话,给人的感觉很是有点别扭,而海龟就是做出了这种别扭劲儿出来,试图给警方施加压力。可惜刚说得两句身上便挨了一脚,见杨伟虎着脸又在地上摸酒瓶子,心里害怕之下,地地道道的西南官话便冒出来了:“救命啊!有人要打死我啊!警察快来啊!”

    据说是位外友人在市里面被打了,警方对此还是相当重视的,比起平常出警的那个速度就快了很多。加上路程又不远,海龟刚刚放下电话没多久警察就来了。

    “怎么回事?”见杨伟在里,几个警察也都是认识的,知道这位爷和自家老大是铁哥们,自然说话间就有点偏颇了:“刚才是谁在打架?”

    “警官,他们俩,他们俩打我!”海龟这找到了港湾,赶紧指着杨伟和郭靖俩人:“二话不说就开始打我!我要告他们!”

    “你这人说话可得要注意点哦,凡事都要讲证据的,谁看见我打人了?”杨伟左右看了看,笑道:“王老板,你看见我打人了?没有。郭靖呢?也没有是吧?”

    “你!”

    “我怎么了我?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小心告你诽谤!”杨伟将脖子左右摇得两下,一脸的你奈我何。

    等回到公安局分开仔细询问,这些警察对海龟的态度便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敢情这家伙还是个舔外国佬**的假洋鬼子呢!等到问清楚这厮还是本国国籍,并不是所谓的外国人,脸上的笑意便凝结了:“这个事情我们只能做一下调解,你们双方自己也协商一下?”

    “不行!我肯定要告他们,我要让他们坐牢!”海龟听得最后说是这么个结果,肯定是不依的,拿手捂住脑袋就大声叫了起来。

    嘿!他还愈来劲了?询问他的那个警察学着从外国电影里面看到的动作,把手一摊耸耸肩膀道:“那你就去告吧。

    反正这也就是个民事纠纷,最后谁输谁赢还不知道呢!再说了,这口供上面可是你说的自先动手。”

    “什么?这不可能!明明就是他们先打我我才还手的。”海龟一听这话,顿时就急了。拿着刚才做的询问笔录一看,还真的是那么说的,他自己甚至还有个手指印按在那上面呢!看到这里,就算是这家伙再不懂事也知道了这些警察明显就是帮人家的,下好绊子等着自己呢!

    “怎么样,没错吧?”警察问道。神情看起来倒是关切,只不过海龟总感觉到这里面带着股重重的调侃味道。

    彻底绝望了,海龟低着头快速地喘了好几口气,站起身来就要往外走:“你们,你们蛇鼠一窝!”

    “站住!”那警察喝道,“就这么走了,人家饭店里面的损失怎么办?砸了人家的东西总得要赔吧!再说了,人家那两个被打的肯不肯原谅你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海龟从口袋里掏出钱包来,从里面拿出一大扎硬铮铮的红票子拍在桌子上:“这总得够了吧?!”

    见他拿钱砸人,几个警察心里也冒出来,正要作,杨伟从旁边的办公室里面走了出来道:“几位警官算了算了,和一条狗置气至于吗?”

    第一百二十八章 建一座原汁原味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

    龟在满心的怨恨中离开了,杨伟却起愁来。/本来个计帮忙设计规划一下的,谁知道最后是这么个状况?

    “杨伟,今天这事儿是我的不对,实在是不清楚那家伙原来都把自家祖宗给忘了。这样吧,我明天再到荆州去给你请一个设计师过来?”郭靖在一旁道歉,尽管这原本就不干他的事,谁能想到那家伙竟然是这么一号玩意儿?

    杨伟拿手搓了搓脸,突然间想起了什么,笑了起来:“郭靖,我觉你小子也不是个什么好东西。以前肯定偷偷和人家打过架吧,要不下手这么那么狠?”

    “懒得跟你多说。”郭靖明显不想回答这个低水平的。

    “喛!我觉得吧,干脆就不要请什么设计规划之类的人,请了也是白白浪费钱。有那闲工夫倒不如找湾子里面那些以前在共大读过书做过事的老人,直接还原不就行了?”杨伟说完,也忍不住地为自己这个想法叫好,怎么先前就没想到这个呢?

    这倒是个法子,红色旅游正火,小米饭南瓜汤流行得很。不就是找那种怀旧的感觉吗,原汁原味的**劳动大学,这还不够吸引人?今天这么一说,郭靖也是拍手叫好:“就这样,以后还可以增加一些劳动节目,好的很!不过,你那里蚊子还是要怎么处理一下才好。”

    这家伙还是没忘记上回农场里睡觉被蚊子给叮咬的事,一说起来就心有余悸。

    想到就做,这杨伟的作正好,湾子里面能记起原共大农场全貌的人还是有不少。毕竟从学校改制到现在时间也不算长,就在湾子前面,稍微上了三十岁往上走的人谁不知道那农场是个什么样子?在那个全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年代里湾子里的人有谁没有半夜时分跑农场里面偷过东瓜摘过南瓜?

    一听杨宝山家二小子说要按照以前的老样子还原,湾子里地人都是相当的有兴趣。每天到了晚上便有些老人家摸黑跑农场里面来跟他讲那时候哪个地方有栋教室哪个地方是一排学生寝室哪个地方是原来吃饭的食堂,里面的情况又都是什么样子,对于留下了自己美好回忆地地方,这些人还是很有印象的。

    经这些人一说,杨伟对以前的那个共大便有了个初步地印象,其实也和他小时候在那边看到的差不多,就是没那么荒而已。想着再重新按照以前的那个再建一座起来吧,先那个盖房子的材料便得准备好。这材料和现在的也有了很大的区别,以前那可都是青砖红瓦,顶上架着条油毛毡呢!别的不说,光是那个青砖便不好弄。

    其实青砖和红砖硬度都差不多。也都用粘土做地。不过呢。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采取地是用水来冷却。使得粘土中间地铁没有完全氧化而变成青色。以前地房子大部分都是采用地青砖。厚实。经久。但现在因为镇上有了砖窑厂。农村人盖房子图方便便直接到窑厂里面去购买红砖。以前地那种人工烧制青砖地窑D便都废弃了。

    杨伟小时候见到过人工做砖。一个大木头模子。中间分成一块砖一块砖大小地格子。用之前先在水里面泡过。然后再撒上一层干地细沙。把和水调好地粘土用人工在上面不停地踩压成那种干湿适中地火候时用力掷到模子里面。一格格地装满。然后再拿一把栓了细钢丝地弓子模样地东西在模子上刮过去。那模面便平整了。

    再将模子倒扣在早就清理好地相当平整地砖坯场上面。然后用手将系在模子背面地一根绳子往上一提。好几块砖坯便出来了。等砖坯经过风吹晒。干燥之后再运到河边地砖窑里面码起来。这码窑也是相当需要技术地一个活儿。一般人他还真地是玩不转。

    以前就经常有人码出来地窑烧到半路塌了。又或是熄火。再就是半边生半边熟。反正不是经常做这个地老师傅基本上都没那技术。尽管以前破四旧除迷信。不过在真正烧窑之前还是有人偷偷地烧上一道黄表或燃上三柱清香。祈求菩萨保佑成砖顺利出窑。

    在码这些干燥地砖坯地时候。间隔距离。火路。都是要注意到地。既要码整齐不歪不倒。又要保证每一块砖坯都能够平均受热。装窑完成之后确定没什么问:

    第一百二十九章 满月酒

    应号召,杨伟一大早便开着车子去了镇上。(这时候席吃饭的时间还早,去饭店肯定是没指望的,所以直接就杀到了习娃子的批部那边。

    杨习在镇上弄这么个店子,生意一直都不错。杨伟一在大门口摁响车喇叭,习娃子便看见了。

    冲他笑了一下,手往旁边一指示意他将小面包停到一边,自己则还是继续忙活生意,给顾客在货架上拿东西。

    杨伟在店子外面等了一会,见习娃子总算是轻松了一点,问道:“干嘛要到镇上请客,不是浪费钱吗?然后客人过来的话P大点地方能装得几个人,转个身都难。”

    习娃子给顾客将东西拿方便袋装起来,收了钱笑道:“我这不是忙不过来吗?每天这都有些顾客要过来提货,要是我把这门一关,那不都跑别家去了?再说了,晓燕她们娘家过来人的话吃饭去饭店,吃过饭就直接往牌场里面一甩,好安排的很。”

    “哈哈!你小子倒是考虑周到,像我这种对打牌没爱的家伙你又想好了该怎么安排?”杨伟伸手将习娃子丢过来的一包烟接住塞口袋里面,问道:“总不可能说吃完饭就赶我走吧?我还想着晚上也在这里吃一顿呢!”

    农村人像这种做满月酒啊乔迁新居啊之类的喜事请客的时候都是要安排两次酒席的,上午一次下午一次,所以杨伟才有这么一说。

    “怎么不好安排?吃过饭就过来给老子帮忙,一天时间不就快得很?”习娃子打得好算盘。

    “干!老子一分钟几十万上下就给你做这些事情?”杨伟哈哈大笑起来,手将柜台敲得咚咚响:“说说,是儿子还是姑娘?这些天我都一直忙得很,也没时间来打探这些消息。”

    一问这个,习娃子本来笑得花一样的脸顿时就苦了下来:“不说了,***第一胎就给老子生了个双胞胎儿子!”

    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不过那都是体现在上一辈人身上,以前光知道人多力量大,儿子多了好打架,却没想到计划生育做了这么些年,男女比例竟然失调到了那么一种相当严重的地步。无数的男孩子到了年龄却突然现自己找不到老婆了,最起码和自己同龄的找不到了。

    然后以前那些因为家里女娃儿多而抬不起头的人家现在一个个到哪里都是昂起脑袋,因为女娃儿多,所以很大一部分都是读完初中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便开始出去打工赚钱,农村女娃儿会节省又心疼父母,除去自己每个月必须的生活费大部分都是一工资就寄回家去了。

    一个家里那么多人在外面赚钱,怎么可能家不够快?反倒那些男娃儿多点地家里就又是一番光景,读了初中读高中,读了高中读大学,又不能厚此薄彼,都是一个爹妈生的,一碗水总要端平。长时间的供娃儿们读书,家里能有多少积蓄?到了结婚的年龄,还要给他们每人盖一栋房子起来,哪能不过得紧巴巴的?

    所以现在农村里面好多人家嫁姑娘的时候都挑男方地条件,当然要是只有一个儿子的家庭便简单多了,两个老的连命都是他的,只要人还过得去,基本上女方都没什么话说。但要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儿子的家庭那就不同了,别地可以先不说,结婚的房子总是要地吧?不说两层的小洋楼,最起码一间单独的平顶的楼房总要有吧?

    地基可以不要钱,但其他的砖头水泥钢筋之类的建筑材料还是不便宜,一栋小两层最少盖起来得花上十万,像杨伟的那栋房子就花了大几万,里面就是个毛坯,连仿瓷涂白都没有弄一个。所以习娃子现在的担心也是没有道理,以前总羡慕人家谁家里生了个双胞胎儿子,但现在轮到自家了却是头疼的很,很有点欲哭无泪地感觉。

    “你小子就偷着乐吧!一胎生了两儿子呢,又不用担心计划生育,做出这么一张哭脸干什么?”杨伟对这些事情还是不太了解。也是,没有结婚的话自然很多事情都没法知道,总不能说哪个人吃饱了撑着来专门抽时间出来给他进行扫盲吧?

    习娃子见他这幅表情,也懒得多说,摸了一把脸自我安慰地笑道:“愁啥?反正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嗯,取名字了没有?”杨伟问道。他可不想专门跑过来一趟吃完饭回去人家一问习娃子家俩小娃儿都叫些啥名字,自己却一抓脑袋说不知道忘了问了,那样还不得被人家笑死?

    说起给小娃儿取名字,习娃子真的是满眼的泪,苦大仇深:“谁知道叫啥?

    取的俩名字被我家老头子直接否决了,说没有文化,啥意境,一肚子憋屈。”

    原来,这双胞胎还在肚子里面的时候习娃子便想好了,因为是第一胎,也就没去照性别,反正是两个男孩子的话就是杨虎杨豹,两女娃儿就是杨玉杨叶,万一运气好生了个一男一女那是最好了,杨果果杨花花,多好听的名字惜他那个做了这么多年村主任的老子坚决不同意这些名字,非得要自己取才好。

    反正成天就抱着本大辞典翻过来翻过去地,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叫啥名字。当时出生证明上面包括以后小娃儿打预防针的本子上面登记地都是杨大宝宝杨二宝宝,这着实让习娃子两口子郁闷得不轻。

    “咳咳,说实话这还真的是让人很郁闷地。”听习娃子这么一说,杨伟差点没被刚吸进肺里的那口烟雾给呛死,好半天才缓过气来道:“反正今天都到了满月了,应该会正式给俩娃儿取名字了吧?”

    “谁知道呢,就我家老头子那水平,再翻烂几本新华字典都不行,还指望着能想出啥好听点地?”习娃子撇撇嘴,不做声了。

    到了九点多钟,客人们便陆续来了,大都是杨习自己家里的亲戚,大家就一人拿了一张塑料凳子坐外面等着晓燕娘家人过来了好开饭。因为做好打算过来吃酒,谁还在家里做饭?都是空着肚子跑来的。像这种时候,亲戚里面最大的就不再是杨习的舅爷了,而是他那个小舅子。

    因为小舅子还没来,所以酒席是不能开的,大家就三三两两坐着说些闲话,几个男人便开始商量等一下吃完饭了该怎么切磋切磋。这切磋自然是说的打麻将了,说是过来吃酒,其实就可以不喝饭可以不吃但好容易找这么一个机会那麻将可是不能不打的,看来杨习早上和杨伟说的那种安排倒也是合适的很。

    “来了来了!”有人眼睛尖,远远地就看见街口转角处过来一群人,身上都挑着担子,一看就知道是过来送祝米顺便吃满月酒的。

    几个帮忙的杨家人便赶紧从店子里面把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搬出来一溜在公路边上摆好,待得习娃子确认那的确是自家的岳父大人带队之后便点燃引线,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上前接过担子跳进店里来。不用说,杨伟自然也逃不过这接担子的活计,不过运气还好,一眼就瞅见了两个绣篮最上面端端正正一边摆着俩红包。

    照规矩一边取了一个,将担子交给旁边正在清点物事的“专业人士”,乐呵呵地出去了。剩下两个是给那些清点东西的人的见面礼,这个动不得的。

    本来像这种“送祝米”是要在生下小娃儿之后的第九天便送过来的,通称“洗九”,也叫做“索补嫁”,意思就是说出嫁之后的姑娘要在这个时候借生娃儿来找娘家人要东西,算是补进当初的嫁妆里面。这送东西也有讲究,摇篮学步车之类的就不说了。最主要的要是生的是头一胎,就必须“抬盒”。

    那盒子都是用木板制成,外面拿大红的油漆刷的亮。通常分为三格,最下面是上好的糯米,红枣,J蛋,中间一层则是小娃儿穿的衣服N片,然后最上面则放上一只红色托盘,里面摆上银制的手铃铛脚铃铛,银项圈,金胸牌,金锁之类的物事,拿红布盖着交到男方婆婆的手中,算是补了给女儿的嫁妆了。

    如今因为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面基本上都没啥人,送祝米的话肯定是不热闹,干脆就在洗九的这一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